摘要 在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除了鋼鐵、汽車、有色、電子信息和制造業以外,還包括紡織、船舶、輕工、石化和物流。與前面五個產業相比,后者在2009年的產業振興中,受益效果并不顯著。其中,有外...
在十大產業振興規劃中,除了鋼鐵、汽車、有色、電子信息和制造業以外,還包括紡織、船舶、輕工、石化和物流。 與前面五個產業相比,后者在2009年的產業振興中,受益效果并不顯著。其中,有外因也有內因。如紡織和船舶,屬于典型的外向型經濟,單靠出口退稅或是資金支持,只能緩和效益下滑速度,短期內難以出現恢復性增長;而輕工行業,主要以食品、家電為主,因此,擴大內需的帶動作用比較明顯,但整個輕工行業對外依賴度還比較高,因此全面恢復尚需時日;另外,石化和物流,一個屬壟斷性行業,另一個則是遲遲未公布具體細則,兩大行業的振興效果并不明顯。
紡織業繼續低位運作
2009年,紡織業受傷最重,不但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原材料、能源價格持續上漲,而且來自歐美的反傾銷持續不斷。
一年來,紡織業振興規劃的作用只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度過艱難時刻。2009年前7個月紡織業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其中7月份同比增長8.6%。調整出口退稅率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盈利能力,但難以抵消外需持續下降所帶來的沖擊。從企業效益來看,行業利潤總額與2008年基本持平,但銷售利潤率則出現輕微下滑。
以產品80%以上為出口的紡織龍頭魯泰A為例,盡管在2008年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業績仍領先同行,各項收益指標都保持了增長,但2009年其產品的銷售價格降低,2009年上半年利潤和凈利潤分別比上年同期降20.43%和19.68%。在出口受限的情況下,單靠內銷拉動業績收效甚微。
因此,自2010年開始,紡織產業下一步振興重點是加速向中西部轉移,并力爭從制造向服務,甚至向直銷延伸,減少流通環節成本。
金融越支持,船舶業越尾大不掉
當船舶工業振興規劃推出后,各類金融機構加大了對船舶融資的支持力度,使船舶企業融資難的局面有所改觀。增加出口買方信貸投放、鼓勵購買棄船的政策在市場急劇萎縮的過程中起到了穩定作用。2009年1-9月,全國船舶工業同比增長32.5%,出口交貨值1828.8億元,同比增長19.9%。
最近,央行再度發文支持船舶業,卻恰恰暴露了船舶業的提振不足、尾大不掉,據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統計,2009年前三季度,中國船舶工業的新接訂單量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70%,截止到9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比年初下降了6%。
盡管2010年船舶業將從淘汰老舊船、規范拆船業、鼓勵企業科技開發三方面扶持,并推動船舶行業兼并重組,但行業真正轉暖,還要靠出口復蘇。
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認為,船舶工業最困難時期尚未到來。目前我國大部分船廠手持船舶訂單排到2011年,預計未來2-3年,“有效需求不足仍將是船舶工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輕工業下鄉中升級換代
輕工業振興規劃在一定程度上也幫助輕工業實現增速企穩回升,出口大幅下滑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
尤其是家電業,受“家電下鄉”與“以舊換新”刺激,家電企業效益增長明顯,2010年輕工業振興規劃還將繼續,并將擴大振興范圍。
輕工業振興規劃讓家電業受益明顯,以格力電器為例,僅2009年9月,格力電器空調下鄉銷量就達16.41萬套,占所有下鄉空調總銷量的47.15%;下鄉銷售金額達到4.5億元,占所有下鄉空調總銷售額的47.87%,是受益家電下鄉政策最為明顯的空調制造企業。
除家電下鄉外,規劃還推出了節能補貼政策的實施和推廣,將加快空調產品升級換代速度,不少公司趁此機會進行產品的升級換代。
但由于我國輕工行業對外依賴度較高,振興規劃主要針對2009年-2011年制定了行業發展規劃,目標是,到2011年使我國輕工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因此,輕工業振興還將在2010年和2011年繼續實施。
石化、物流:仍將補償性振興
石化產業振興規劃穩定和擴大市場需求的效果并不明顯。
石化產業振興規劃一個突出特點是多次提到中石油、中石化,極力維護其利益,“安排中央財政性資金解決中國石化、中國石油2008年度煉油虧損”、“優先收儲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等骨干企業的產品,疏導企業庫存。”
從在建項目來看,政策受益的將是兩大巨頭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對于中小企業缺乏考慮,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振興規劃的短期效果不明顯。但同時導致煉油行業已成為繼水泥、鋼鐵之后又一個陷入嚴重產能過剩的行業。
更為嚴重的是,國家出臺石化產業振興規劃之后,地方政府和石化企業為拉動GDP和爭奪市場的考慮,沖動上馬新項目,紛紛制定了本地區石化產業振興規劃。一批新項目又已經或即將開工建設。這必然形成產能過剩和資源浪費,因此,石化產業成為2010年產能淘汰的重要行業之一。
物流業振興規劃出臺最晚。中信證券研究員謝從軍認為,“物流業是振興不了經濟的,本身不能創造任何價值。只有實體經濟振興之后,物流業才能從中受益。”而該產業規劃下發后,細則遲遲沒有出臺,因此也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物流業價格低位徘徊的種種困難。
不過,物流業未來發展仍被看好。在2010年重點振興的6大新產業中提到了生產性服務業,而物流業屬此范疇。
事實上,2009年9月中旬,由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牽頭,包括國務院辦公廳在內的15個部門深入江蘇、上海和廣東等地進行了物流業政策調研,并針對物流業遇到的突出問題起草了物流業稅收、交通管理、投融資、推進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支持物流企業做強做大等6余條建議。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一個分支產業,2010年后仍有看點。
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