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證監會發審委明日將審核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順榮股份的IPO申請。今年以來,“背靠”國內汽車市場這棵“大樹”,從車飾、車燈到鋼制車輪、變速器等各類汽車零部件細分行業“小巨人”公司紛紛上...
證監會發審委明日將審核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順榮股份的IPO申請。今年以來,“背靠”國內汽車市場這棵“大樹”,從車飾、車燈到鋼制車輪、變速器等各類汽車零部件細分行業“小巨人”公司紛紛上市融資。 順榮股份全稱為“蕪湖順榮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此次計劃發行1700萬股,預計募集資金投向“汽車塑料燃油箱改擴建項目”,該項目投資總額為2.5億元。公司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目前公司現有產能利用率已基本飽和,原有生產能力不足嚴重制約市場占有能力,此次募投項目達產后,汽車塑料燃油箱的產能將從2009年底的60萬只/年提高到180萬只/年。
順榮股份的情況頗具共性。如幾天前上會的星宇車燈首發申請已獲得通過,而國內專業從事汽車及其他交通工具座椅面料的生產商江蘇曠達不久前已登陸中小板。根據招股書計劃,星宇車燈此次發行上限為6000萬股,募集資金將全部用于年產100萬套車燈項目,項目投資總額4.5億元。江蘇曠達已成功發行5000萬股,募資2.6億元投入2個項目。兩家公司的招股書中均提到有擴大產能的需求。
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汽車零配件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先有興民鋼圈、隆基機械掛牌上市,它們分別從事汽車鋼制車輪和制動盤、載重車制動轂等零部件生產。此后,從事變速器生產的萬里揚、汽缸套生產商中原內配、從事車用空調生產的松芝股份紛紛在中小板上市,而從事汽車座椅系統、內外飾系統等零部件生產的雙林股份則登陸創業板。分析人士指出,車輪等部分汽車零部件生產屬于規模、資金、技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不跟隨整車市場需求進行擴張,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通過規模擴張,一些汽車零部件企業可以不斷降低成本、提升技術實力。
不過,盡管今年汽車零部件行業整體報喜,但明年的情況則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