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0年,我國工業通信業發展良好勢頭得到鞏固,工業經濟由回升向好向穩定增長轉變的運行態勢逐步確立。”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1月27日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2010年,我國工業通信業發展良好勢頭得到鞏固,工業經濟由回升向好向穩定增長轉變的運行態勢逐步確立。”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1月27日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時指出,“當前,工業生產增長較快,效益狀況不斷得到改善,出口也得到加快恢復。應當說,我國工業經濟發展正呈現良好格局。” 朱宏任指出,今年是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工信部將會牢牢把握主題主線要求,把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出席此次新聞發布會,并回答了中外記者提問。
工業經濟質量效益明顯提高
據了解,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7%,增速同比加快4.7個百分點,工業經濟實現平穩健康運行。分工業門類看,原材料工業、裝備工業、消費品工業和電子制造業分別增長12.9%、21.1%、15.3%和16.9%。在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企業效益明顯改善。1~11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和上繳稅金總額同比分別增長49.4%和28.5%,企業虧損面由上年同期的17.4%縮小到12.9%。
此外,在外貿出口加快恢復的同時,內需拉動進一步增強。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5.4%,與2008年相比增長12.9%,出口交貨值占工業總銷售產值的比重由國際金融危機前即2007年的18.6%下降到2010年的13.1%,占內銷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朱宏任表示,2010年工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有明顯的提高,主要集中體現在工業經濟運行的協調性增強。
朱宏任介紹,在過去的一年中,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擴張,深入開展能效水平對標達標,實施重點企業節能技術改造,有效扭轉了不利局面,六大高耗能行業生產增速由一季度的19.6%回落到全年的13.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的下降幅度有望超過6%,完成“十一五”目標任務。鋼鐵、水泥、焦炭等18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全面完成。鋼鐵、汽車、水泥、有色等行業兼并重組積極推進,全年前十家鋼鐵企業粗鋼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由2009年的44.5%上升到48.1%,前十家汽車企業產量占全國的比重達到86%。
在大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中小企業活力增強。中小企業在各項政策扶持下,經營狀況明顯好轉,全年規模以上中小型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5%,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快1.8個百分點,前11個月實現利潤同比增長50.5%。
朱宏任指出,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2%左右,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為國民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未來將大力推動工業低碳發展
朱宏任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節能減排的任務將更加艱巨,與“十一五”相比,節能減排的目標還要增加二氧化碳、氨氮、氮氧化物等約束性的控制指標,這些指標將對工業運行提出更高的要求。
他指出,節能減排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的有效途徑。“十二五”期間,我國會充分利用節能減排形成的倒逼機制,進一步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以及產能過剩行業的盲目發展,加強重點用能企業項目的管理,抓好節能產品設備的推廣和企業節能技術改造等一系列重點工作,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推動工業綠色發展、低碳發展。
朱宏任指出,在過去的一年中,工業通信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步伐加快。其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加快推進,在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高檔數控機床、大型飛機以及探月工程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階段性成果。鋼鐵燒結脫硫技術、新一代可循環流程工藝技術以及余熱、余壓、高爐氣回收等關鍵技術取得新突破,日產5000噸大型水泥生產成套設備工藝、電解鋁新型異型陰極槽制造工藝等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他指出,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中國政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作出的一個重要決定。其中包括一些重要領域,如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未來在這些重要的領域里,中國將制定一些重要的發展規劃,來引導產業發展。在發展這些重要的產業和技術過程中,中國政府將會努力營造一個有利于發展的良好環境。
3G發展迅猛新技術試驗已開始
據了解,中國3G牌照自2009年初發放以后,目前發展勢頭非常迅猛,用戶總數已經達到了4700萬戶,而且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也發展非常迅速,去年年底已經達到了2070萬戶。
張峰表示,2011年,工信部將進一步加快3G電話用戶的發展,以及TD-SCDMA的發展。一是要督促中國電信運營企業加快網絡建設,擴大網絡覆蓋的范圍,切實做好網絡的優化、維護和升級。二是要加快TD-SCDMA的發展,使它進一步實施有利于商業化、產業化發展的市場策略和措施,同時要強化TD-SCDMA的業務應用。三是要加大對芯片、終端產業化薄弱環節的扶持力度,加快形成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局面。
張峰表示,TD-LTE規模技術試驗已經啟動,并將在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深圳、廈門等六個城市逐步開展。試驗周期預計為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同時工信部將繼續支持TD-LTE研發,重點強化芯片和儀表等薄弱環節。預計在今年內完成TD-LTE預商用設備的研發工作,2012年完成面向商用的設備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