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使治理整頓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表示全國所有重點市縣,應建立動態巡查等制度。昨天,記者從國土資源部獲悉,經過一年多時間整治,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頓已...
為使治理整頓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繼續保持高壓態勢,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表示全國所有重點市縣,應建立動態巡查等制度。
昨天,記者從國土資源部獲悉,經過一年多時間整治,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整頓已取得一定成果,全國查處無證開采6.6萬起、礦業權人違法違規8000多起,責令停產整頓礦山1.8萬個,關閉礦山8000多個,查處管理違法違規600多起,追究刑事責任1400多人。
汪民表示,政府仍要對治理整頓礦產資源開發秩序保持高壓態勢,繼續緊抓重點礦區、重點礦種整治,并且全國所有重點市縣,要全面建立動態巡查制度、舉報制度、重大問題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
據汪民透露,在今年整治的基礎上,資源整合將是明年礦政管理工作的重點。其核心是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則的新機制、新制度。當前重點是資源有償使用、規劃制度、收益分配關系和礦業權管理等重點問題。
“中國礦產資源不足的看法是一個誤區。”礦產資源專家王玉平向上海證券報表示,中國礦產資源的問題關鍵在于利用方式不合理。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資源經濟管理研究室主任賈文龍也曾向記者表示,我國一些礦產資源量并不少,但是由于利用效率低才導致資源緊張。
“以鐵礦石為例,截至1999年底,全國共有鐵礦產地1830處,鐵礦石查明資源儲量458億噸,完全可以滿足中國發展需要。但是由于鐵礦石品位低,企業開采開發的熱情并不高。”賈文龍說。
“主要問題還是市場化程度不夠。”王玉平一針見血。他告訴記者,自1997年修改后《礦產資源法》明確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制度。但實際推 進工作的速度并不理想,“問題非常復雜。既有市場不統一不公平的原因,也有散亂小礦和某些地方政府的腐敗等原因。因此,必須破舊立新。”
據了解,目前國土資源部已經明確的兩個目標。其一是資源有償使用,即按照礦產儲量的財產屬性、礦業權空間屬性和礦產資源國家所有原則,實行資 源有償使用制度,包括礦業權有償取得、礦業權有償占用、礦產資源有償開采。其二加強礦業權管理,特別是礦業權轉讓,既要有效地維護礦業權人合法權益,又要 堅決打擊炒作、投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