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1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平穩發展,面臨不少有利條件。世界經濟緩慢復蘇,新興經濟體復蘇勢頭較好。據世界銀行預測,2011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6.8%,而機電貿易歷史上一直高于全球貿易...
2011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平穩發展,面臨不少有利條件。世界經濟緩慢復蘇,新興經濟體復蘇勢頭較好。據世界銀行預測,2011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6.8%,而機電貿易歷史上一直高于全球貿易增長速度。 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放緩的大背景下,2011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仍會面臨不少困難。在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內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同期基數偏高等因素影響下,2010年第四季度至2011年上半年,我機電產品進出口增速將呈放緩態勢;2011年下半年,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趨于穩定,國際貿易與投資活躍程度恢復,進出口增幅將逐步回升。 四大困難 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放緩的大背景下,2011年我機電產品出口仍會面臨不少困難。 首先,本次補庫存過程接近尾聲,國際市場需求增長動力不足。因終端市場需求不旺,美歐企業“庫存回補”需求減弱,海外市場需求有所收縮。 另外,美國房地產市場疲軟,產能利用率處在低位,失業率處于10%的高位,消費者信心指數遠低于近10年的平均水平;歐洲部分國家受債務危機影響,經濟情況惡化;日本修正后的8月經濟領先指標繼續下滑,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也受到通脹壓力上升和資產泡沫影響,我外部需求增長空間有限。 數據顯示,2010年下半年以來,上一輪各國聯手出臺的經濟刺激政策效應已經減弱,世界經濟由“政策拉動的快速回升期”進入“低速增長期”。 其次,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溫。2010年,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組織應訴的貿易摩擦和預警案件51起,案件集中在歐洲和亞洲地區,涉及我國通訊設備、家電、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配件及機械零部件等幾十個行業及產品,直接涉及企業上千家。 可以預見,2011年,美歐國家,包括一些發展中國家,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對我機電產品的“兩反”調查只會有增無減。尤其是針對能源產品比如光伏可能遭遇的貿易摩擦會有所增加。 總體上看,隨著近年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我高科技產品出口不斷增長,出口產品貿易摩擦也逐步從單一產品向相關產業發展,從勞動密集型產品向高科技產品發展,從單一法律層面向體制制度層面發展。如2010年6月,歐盟對我數據卡發起反傾銷、保障措施、反補貼調查;2010年10月,美國政府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申請,啟動對華風能、太陽能、高效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等清潔能源有關政策和措施的301調查;2010年12月,應鋼鐵工人聯合會的請求,美國政府向世界貿易組織就中國對風能制造商的補貼提出起訴等。 在新的一年里,除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產品可能遭受更多貿易摩擦外,手機、中繼器、射頻電纜等通訊產品也很可能成為貿易摩擦的重災區。 再者,企業面臨競爭壓力上升。今年以來許多國家希望通過增加出口來提振本國實體經濟,紛紛采取相應政策措施。 美歐等先后出臺“獎出限入”措施,實施“再工業化”,鼓勵產業回流,美國奧巴馬政府更是提出為期5年的“出口倍增”計劃。在國際市場需求增長乏力的大背景下,各國爭奪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最后,企業的經營綜合成本不斷上升。當前,我國國內投資增速正逐步從高位回落;外部又面臨美元大幅貶值,引發日本、韓國、巴西等國相繼干預匯市,人民幣升值預期影響企業接單,擠占企業利潤,加上國內勞動力、原材料等成本上漲,企業經營壓力上升。 進出口增幅將逐步回升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2011年中國對外貿易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增速將有所回落。在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內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同期基數偏高等因素影響下,2010年第四季度至2011年上半年,我機電產品進出口增速將呈放緩態勢;2011年下半年,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趨于穩定,國際貿易與投資活躍程度恢復,進出口增幅將逐步回升。 2011年是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開局年,經濟將保持平穩增長,國家將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擴大國內需求;國家會更加注重落實貿易多元化戰略,繼續加強與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 此外,我國機電產品總體比較優勢依然明顯,出口產品涵蓋面廣,從傳統優勢明顯的勞動密集型機械類產品到技術含量較高的高新技術產品,抗外需波動和分散風險的能力較強,有利于保持出口總體穩定。 預計2011年全年,我機電產品出口總額將比2010年增長15%左右。從貿易方式看,我國貿易順產主要來自于加工貿易,而實施加工貿易的產品絕大部分屬機電產品,按加工貿易在機電貿易中所占比重,2011年我機電順差將收窄至1600億美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