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二五”撲面而來。作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基礎性產業,肩負重任的齒輪企業將如何謀劃?2011又將如何開局?在此,僅選取部分企業,希望通過對其“十二五”規劃的梳理,讓讀者感受我國齒輪企...
“十二五”撲面而來。作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基礎性產業,肩負重任的齒輪企業將如何謀劃?2011又將如何開局?在此,僅選取部分企業,希望通過對其“十二五”規劃的梳理,讓讀者感受我國齒輪企業的蓬勃生機。 法士特:進入中國企業500強 2010年,法士特成為中國齒輪行業首家產銷超百億元的企業,全年產銷收入雙雙超過126億元,形成了汽車變速器100萬臺、齒輪5000萬只和汽車鍛件10萬噸的年綜合生產能力,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產銷量最大的重型變速器制造基地。 法士特董事長李大開在新年獻詞中表示,法士特將以“蓄勢新起點、迎接新挑戰、把握新機遇、實現新發展”為主題,將2011年確立為企業“四新起航年”。 所謂“蓄勢新起點”,就是要在產銷超百億元的基礎上,力爭在“十二五”末實現銷售各類總成超過200萬臺套、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凈資產保值增值率大于10%、進入中國企業500強的發展總目標,把法士特真正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知名公司。 “迎接新挑戰”,則是全面完成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必保140億元,力爭150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必保145億元,力爭155億元;產銷汽車變速器必保100萬臺,力爭110萬臺;出口創匯2000萬美元的目標計劃。 “把握新機遇”,就是要緊緊抓住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加快體制機制創新,努力增強發展活力,不斷拓展發展空間,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企業的市場主導地位和領先優勢。 “實現新發展”,就是通過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工藝創新、管理創新、觀念創新,實現從重型變速器制造商向全領域傳動系統集成商的角色轉變,推動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自主研發水平再上新臺階。 杭齒:再造一個新杭齒 “十二五”期間將是杭齒成為上市公司后實現快速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杭齒將依托公司在中國齒輪傳動裝置領域的技術、品牌優勢和行業地位,鞏固擴大公司的規模化制造能力和高端市場份額,打造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齒輪傳動裝置先進制造基地。 如果說50年的努力造就了今天的杭齒,那么在今后的五年杭齒員工將再造一個新的杭齒。為此,該企業提出了“奮戰五年,再造一個杭齒”的宏偉藍圖。其措施包括:突出傳動主業,創新發展模式,生產經營與資本運作相結合;突破原有經營模式,從產品銷售提升至系統集成銷售;提高自主創新,人才保障,大集團運作“三大能力”,從而實現企業持續、快速、協調發展。 為此,企業確定了主要業務板塊的發展戰略、產品研發和基礎創新戰略、市場開發與營銷網絡建設戰略,再融資戰略以及人才激勵和發展戰略。 重齒:繪就百億戰略 從2005年產值一舉突破10億元大關,到2009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6.7億元,銷售收入35億元,重慶齒輪箱有限責任公司創造了“十一五”翻兩番、本世紀頭10年增長20多倍的奇跡。 2009年以來,重齒提出了“三優三新”的發展戰略思路,即“鞏固風力發電、水泥裝備、艦船配套三個優勢產業,大力開發海洋工程、核電環保、高速列車三個新興產業”,加快推進產品產業結構調整。目前,該公司已形成智力成果110項、核心技術13項、關鍵技術24項、專有技術39項,擁有專利65項。 對于“十二五”,重齒公司明確了五大目標:一是確保公司發展又好又快、持續健康;二是做好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保證增值的幅度、多創利;三是實現百億重齒的目標,推動公司更大發展;四是切實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和品牌效率,使重齒員工以在重齒工作而倍感驕傲和自豪;五是較大幅度地增加員工的收入,不斷提高員工的生活質量,為員工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 與此同時,該公司還提出了建設五個重齒的戰略構想,即發展的重齒、創新的重齒、健康的重齒、和諧的重齒、文明的重齒。 哈一工:爭取上市 近年來,哈爾濱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連續以30%~40%的速度增長,高速發展的態勢已經形成。“十二五”期間,哈一工制定了“投資改造、實施重組、整體上市”的發展戰略。 一是快速擴大企業規模,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預計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8億~10億元,把公司做大做強,成為行業的領跑者。 二是堅持把調整產品結構作為企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效益的重要支撐。 三是引入戰略投資,調整股本結構,實現股本多元化,轉變機制,加快公司發展速度,爭取上市。 “我們決心在不遠的將來,將哈一工打造成為引領國內工具制造業發展方向、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品牌企業。”哈一工董事長、總經理劉毅表示。 天海同步器:做強做大 “十二五”期間,天津天海同步器有限公司將緊緊圍繞做強做大的總體戰略部署,著力調整優化產品結構,轉變經營方式,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開拓國內外高端市場,加快國際化進程。 第一,2011年堅持走國際化道路,實現做強做大的第一步,為“十二五”總體目標的實現打下基礎。 第二,企業要適應全球低碳經濟的發展趨勢,以及我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新能源汽車的政策要求,適應汽車行業舒適性、環保型、安全性的需求。 第三,重點發展汽車同步器、差速器等三大產品平臺,覆蓋所有手動、自動變速箱,涵蓋汽車傳動和汽車安全領域。 第四,做好高素質研發人才培養,打造創新型人才隊伍,形成公司特有的自主創新能力。 “‘十二五’期間,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將集中在高端產品和高端技術、高端市場領域。如果不能迎頭趕上,企業的生存空間就會變小,所以‘十二五’規劃和戰略,實際上是企業的生存戰略。”該公司總經理張學澤強調。 青山公司:搭建四大產品平臺 始建于1965年的重慶青山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現已具備年產各類變速器220萬臺套以上的生產能力。 “十二五”期間,青山公司將全面加強以產品平臺、能力平臺、管理平臺、資源平臺為核心的研發平臺建設,搭建MT、AMT、DCT、新能源四大產品平臺,提升設計、分析、試驗、驗證、匹配五大能力,把青山公司打造成為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專業變速器生產企業。 在2010~2012年的第一階段,企業將完善國家級技術中心基礎條件,完善AMT、MT、DCT、新能源四大產品平臺,滿足中國汽車整車發展需求,創建國家級試驗驗證中心,發布MT、AMT產品技術標準和試驗驗證標準。 在2013~2015年第二階段,形成國內一流的國家級技術中心,建設1~3個海外研發中心,具備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工程化能力和產業化能力,形成全面滿足中國汽車發展需要的AMT、AMT、DCT、新能源四大產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