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公司目標:不求最大,但求最強;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產品,贏得市場,贏得未來?!薄白钣行У墓芾矸椒āシ磸?,反復抓?!薄肮芾砝砟睿喝诵曰?、精細化、規范化?!薄坝萌藱C制...
“公司目標:不求最大,但求最強;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產品,贏得市場,贏得未來。” “最有效的管理方法——抓反復,反復抓?!?
“管理理念:人性化、精細化、規范化?!?
“用人機制:實行''賽馬''機制,堅持''三公''原則。”
在超硬材料分公司辦有一個內部刊物——《超硬之聲》,大到公司的最新決策,小到職工的真實感受,內容豐富,鮮活耐讀。
但讓筆者最為關注的,是每期刊物封二刊登的相同內容:“企業文化”。以上“名言警句”就源于此處。
通過采訪,筆者深切體會到該公司管理方面的一些明顯特點——
規范化。每周一早上7點45分,公司所有管理人員都會排著整齊的隊列,站在公司大門口“金渠超硬”的旗幟下,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提升嶄新的一周;每名職工都身著藍色工裝,胸前別著“上崗證”,開始一天緊張的工作。而銷售員則一律是西裝革履、襯衫領帶,精明溫良,令人眼前一亮,展現了超硬職工的美好風采。走進車間,一臺臺設備擦拭一新,一件件產品井然有序地擺放著……
人性化。公司多年來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春風化雨暖人心。職工“三金”按時繳,婚喪嫁娶領導到,生日住院有關照,經營人心有奇效。公司既講“先做人、后做事,態度決定一切”的大道理,也講“以貢獻大小取薪酬”的分配原則。
從2007年10月開始,公司進一步完善薪資管理機制,工資分配重點向技術含量高、重要管理崗位傾斜,并考慮到崗位的苦臟累險程度,切實讓公司的“有功之臣”拿到高收入。
合成車間有180余名合成工,因生產技術和工藝要求高,稍不留神,就可能會發生損壞機器設備而扣發工資獎金,甚至賠償經濟損失的“一連串倒霉事”。他們的工作狀態直接關系到金剛石產品的質量高低,關系到企業效益的優劣。為此,公司一是加大技能培訓,二是實行“上不封頂、多勞多得”的薪酬機制,鼓勵合成工們多干優活多拿錢。公司實行的是人性化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法律規定的工資底線,為每一位合成工發放保底工資。這樣一來,合成工們思想包袱放下了,工作熱情提高了,工資收入也明顯增加,月工資由原來的750元提高到1200元,并普遍上調了工齡工資。筆者在該車間的一面墻上看到一張工資表,一般都在1300元上下,最高的拿到2000余元。
據悉,新的薪資方案的實施,讓全體職工的收入平均上漲20%,公司每年僅工資一項就增加支出100余萬元!
合成車間調料員莫志剛告訴筆者:“現在職工的干勁特別足!不少職工說,在家門口就能掙到1600元到2000余元工資,誰還去南方打工呢!”
考慮到合成工勞動強度和體能消耗大,公司推行1人值守4臺壓機后,車間提出給職工配上座椅。公司領導班子深入現場,都坐在合成工的座位上找感覺,最后決定給合成工配椅子,切實減輕他們的勞動強度,讓他們工作起來更舒服、更高效。丙班班長衛建平、合成工任寶平面對筆者感慨道:“公司領導真是設身處地為我們著想了!”
其實,讓合成工們更高興的是,公司已決定在2008年將合成車間鋪成防滑地板磚,墻內墻外也要粉刷一新,整個公司的外部形象將更加美觀!
往年春節過后,總有個別職工不辭而別。但2008年春節后上班第一天,職工們全部到崗!而且,前幾年離開公司的十余名老職工,也主動給公司打電話,希望重新回公司上班!
超硬材料分公司推行的“精細化”管理,也令人印象頗深。
人造金剛石生產過程中,任何一個細微變化都可能對合成效果產生很大影響。超硬材料分公司便在管理和技術控制過程中,堅持走“精細化管理”的路子,使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可靠性和一致性明顯高于同類企業。
在生產過程中,所有進廠的原材料都要進行理化分析和批次實驗,嚴格履行自檢-專檢-抽檢三級檢驗程序;組裝工藝要求每班每臺壓機使用的合成塊重量,誤差不超過2克,高度誤差控制在0.5mm至0.8mm之間,優于行業標準;合成車間設有專職工藝技術員,加強對合成工序技術參數的指導和調控,甚至要用顯微鏡進行觀察……這些精細化管理,都確保了產品質量的高度一致性。
在經營方面,超硬材料分公司則突出抓了“制度化”管理,讓制度來看守超硬的一切。
2007年,公司把加強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中之重,以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為著眼點和突破口,大力推行“全員掛鉤、成本否決”考核機制,成本管理一票否決,成本超支工資填補、全額獎罰。工程招投標,全部按公司內部管理程序,由主管部門組織實施。產品銷售和物資拍賣,公司領導堅持做到不吃請、不說情、不寫條子、不打招呼。對各生產車間成本管理,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直接與工資掛鉤,確保了公司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
最具制度創新意義的,是公司實行的內部模擬市場承包經營機制:公司視車間為獨立的經營實體,將其放在與其它供應廠商同等的地位,自主經營,獨立核算,參與市場競爭,確保供應產品質優價廉;在內部管理上,給予車間以用工自主權、物資采購權、內部分配自主權等,充分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也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公司對各級管理人員嚴加考核管理,尤其突出對各單位一把手及相關責任人的考核,把他們的個人收入和工作業績以百分制的形式量化出來,有效地調動了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促進了管理工作全面達標。新的考核管理機制的實施,讓公司的生產成本下降10%左右。
在人事管理上,則重點突出“透明化”。公司從中層干部到一般管理人員,全部采取“賽馬機制”,實行公開競聘。內部生產崗位出現空缺,一律由人事主管部門在公司內公開招聘。管理部門根據工作性質提出用工條件,張榜公布,競聘者提交競聘報告,經答辯審核合格后公開錄用,真正做到了“工作職責公開、崗位薪酬公開、競聘程序公開”。
今年28歲的技術研發部副經理劉林方以自己的成長經歷告訴筆者,他23歲就走上中層干部的崗位了:“我們公司屬于一個管理科學的現代國有企業,不論資排輩,年年''賽馬'',能者就上!”
截至目前,該公司共有16 名職工通過公開競聘走上中層以上管理崗位,但也有6人在“賽馬”中敗下陣來。
在質量管理上,公司以“實施品牌戰略,打造卓越精品”為目標。2002年以來,堅持推行以“整理、整頓、清理、清潔、素養、安全”為主要內容的“6S”管理、質量巡檢和問題整改制度。2007年,公司組織開展的“質量在我手中,責任在我心中”全員質量意識教育月活動,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公司生產車間全部建立了過程控制卡,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以追溯到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有效地把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14001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的各項工作,貫穿于日常管理之中。
“說到就必須做到,做到還要做細、做好!公司多年來就是這樣要求的,也是這樣堅持的!”超硬材料分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王謙讓在向筆者介紹公司向管理要質量、要效益的體會時,一點也不“謙讓”!
來源:三門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