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可能是光伏市場更為艱難的一年
“現在我最關心行業怎么穿越這個周期”、“最關注國內調控”、“最關注美國大選結束后,美國行業補貼政策、貿易壁壘等有哪些變數。”近日,在由彭博舉辦的新能源財經上海峰會上,幾位光伏公司高管表達了當下對產業最為關注的方向。
產能出清悲觀看到三年
在各國推進綠色清潔能源的背景下,光伏近年裝機量迭創新高,但行業內卷、價格下行、廠商虧損、貿易壁壘等挑戰也愈加嚴峻。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2024年全球裝機量增速預計達到35%,較2023年76%的增速明顯下滑。
增速緣何下滑近一半?在場多數嘉賓認為系消納和儲能的發展瓶頸導致。阿特斯陽光電力集團總裁莊巖表示,消納問題不止存在于發達國家,即便在越南這樣的新興市場國家,電網消納能力也非常弱。所謂消納,是指一個地區的發電量大于用電量時,電網需將富余的電能經調度送到有需求的地方。一般電網配套建設不足是消納困難的主因。
“我可以負責任地講,今年35%的增長已經非常不容易,明年負增長都有可能。”聯合太陽能多晶硅有限公司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張龍根坦言。他也表示,當下太陽能清潔能源有兩大致命弱點,一是儲能建設,二是電網負荷能否支持增長。“現在反過來也應該反思供應側是不是走得太快了,沒有通過市場行為有效遏制,導致了今天所謂的錯配。”
除了儲能和消納,通威股份首席技術官邢國強還提到了技術開發等對行業的桎梏。例如目前國內在分布式上網、隔墻收電等方面的技術、政策很多方面需要突破。“如果按照現在的狀況發展下去,碳中和的目標是很難實現的”
身處下行周期的光伏行業,何時見底是產業和投資界繞不開的話題。該場會議上,高管們對周期見底時點的觀點并不一致。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徐曉華相對樂觀,他認為在政策調控制約產能的背景下,最晚2025年年底可能就會洗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