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7年末,姜堰蘇北砂輪廠(以下簡稱“蘇砂”)完成了第六座燃氣車式窯爐替代燃煤倒焰窯的改造。6年來,蘇砂以一年一座的速度改造窯爐。至此,蘇砂已擁有6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精密、環保...
2007年末,姜堰蘇北砂輪廠(以下簡稱“蘇砂”)完成了第六座燃氣車式窯爐替代燃煤倒焰窯的改造。 6年來,蘇砂以一年一座的速度改造窯爐。至此,蘇砂已擁有6座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精密、環保的燃氣車式窯爐,技術實力躍居國內同行業之首。
目前,蘇砂的長期客戶群包括世界500強企業法國圣戈班及哈軸、長春一汽、上海大眾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生產方式粗放 企業陷入困境
蘇砂建于1964年,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的砂輪企業。1989年,蘇砂獲得我國磨料行業迄今唯一的最高榮譽“國家產品質量銀質獎”。
2002年,蘇砂陷入困境。生產技術質量經理黃海平回憶,當時,不斷涌現出的新型金屬材質對砂輪的磨削性能要求不斷提高。蘇砂的燃煤倒焰窯生產方式粗放,產品粗糙。這種窯爐的主要燃料是煤,生產時產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硫化氫等廢氣,環境污染較大。迫于強大的社會壓力,蘇砂的生產斷斷續續。
盡管國產砂輪產品的價格僅有國外的十分之一,但蓬勃發展的中國機床加工企業還是不斷進口國外產品。蘇砂的市場份額大幅萎縮。
兩次參與國際合作均告流產
近年來,由于國內磨料行業較為落后,國外磨料行業老大法國圣戈班、美國諾頓等紛紛到中國設廠。美國一家百年磨料企業在我國陸續兼并了20多家砂輪企業。
蘇砂曾想參與國際合作,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來扭轉局面。
2002年,蘇砂擬和一家日本老牌砂輪企業合作。日方企業先后派員來蘇砂考察了十多次,擬在這里建立低檔產品生產基地;蘇砂也組織人員培訓日語,準備派送日方進行技術培訓。后因日方不愿意讓中國工人接觸其生產配方,合作計劃流產。
不久,一家歐美磨料行業龍頭老大擬收購蘇砂。不料,在雙方進入實質性談判期間,該企業突然取消合作。隨后,他們迅速收購了中國的主要碳化硅生產企業。
蘇砂人痛定思痛,“國際市場不相信眼淚。沒有自身優勢,就沒有平等的合作機會?!?
實施技術創新 產品走出國門
2002年,蘇砂委托國家第六設計院仿意大利工藝設計了一座燃氣車式窯爐。這種窯爐以天然氣為燃料,燃燒產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無環境污染。同時采用全程電腦控制,利用效率高,燒制溫差小,能夠大大降低勞動強度,大幅提升砂輪的質量和產量。
當然,以天然氣為原料,其成本要大大高于煤炭。“但我們要降低環境代價、提高產品檔次,進軍國際市場,這樣的投入,值得。”總經理張平說。
2002年以來,蘇砂技改投入達1500萬元,生產能力大幅提升,可生產國內最大、直徑達1.6米的砂輪。
在三門峽,蘇砂投資800萬元建立了一家上游企業———碳化硅生產企業。
2006年,蘇砂的“人民牌”砂輪商標被認定為我省磨料生產企業唯一的“江蘇省著名商標”。
蘇砂的實力得到了圣戈班等國際知名企業的認可并陸續獲得這些企業的訂單,產品遠銷南非、歐、美等地。
張平說:“我們將在國際合作中增強企業實力,在國際磨料市場打出一塊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