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依托2023年國家宏觀經濟統計數據,對中國超硬產業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中國、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地海關統計的進出口數據,探討中國超硬材料行業的整體發展情況及其同國際先進水平的比...
摘要:
依托 2023 年國家宏觀經濟統計數據,對中國超硬產業進行深入分析,并結合中國、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地海關統計的進出口數據,探討中國超硬材料行業的整體發展情況及其同國際先進水平的比較。研究發 現:在國家宏觀制造業表現出較強韌性、穩步增長的大背景下,我國超硬行業仍然面臨較大的壓力,整體指標不及預期,發展相對緩慢。下游市場的積極因素以光伏電池產量顯著增長為代表,消極因素包括培育鉆石市場低迷。除寶石級單晶和線鋸產品外,其他產品均有單價上漲的情況出現,代表性企業的產品單價增幅普遍在 10%~20%。部分超硬商品進出口單價懸殊,其在高端應用領域仍然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2023 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 126 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我國經濟穩步增長,展現出較強的韌性。2023 年中國全部工業增加值約 39.9 萬億元,同比增長 4.2%;其中,制造業增長 5.0%,采礦業增長 2.3%。規模以上工業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較 2022 年增長 6.8%,占比 33.6%;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 2.7%,占比 15.7%。新能源汽車產量和光伏電池產量也有顯著增長。 本研究分析了中國超硬材料行業 56 家代表性企業的經濟指標和全行業主要產品的銷售情況,結合實地調研結果以及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海關進出口數據,對中國超硬材料行業 2023 年的運行情況進行了回顧與總結。 56 家代表性企業的經濟指標如表 1 所示。由表 1 可知:代表性企業的銷售收入、利潤總額和出口交貨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行業代表性企業的平均利潤增長率比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的平均利潤增長率(?8.6%) 低 1 個百分點;人均工資雖有增長,但仍比國民總收入增長率(5.6%)低 0.4 個百分點。結合中國海關統計數據,超硬材料類商品出口總額增長?10.7%,而同期國家出口總額增長 0.6%。因此認為中國超硬材料行業 2023 年整體表現不及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平均水平,發展相對緩慢。 表 2 所示為 2023 年中國超硬商品的銷售情況。從表 2 中可以看出:除立方氮化硼外超硬材料的銷售量均上升,除線鋸外超硬制品的銷售量均下降。這主要是因為線鋸產品對金剛石的消耗較大,而線鋸產品的銷量升高同我國光伏、電車等行業的迅速發展密不可分。各產品單價整體仍呈下降趨勢,其中尤其以寶石級單晶和線鋸產品的單價下降最為顯著。部分產品單價上漲主要得益于代表性企業的拉動,其中陶瓷砂輪產品的單價增幅最為顯著,龍頭企業的銷售單價增幅高達 144.2%;其他產品領域的代表性企業銷售產品的單價也提高了 10%~20%。這說明行業產品總體取得了進步,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下游行業對高質量產品的需求。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23 年我國有 13 種超硬商品出口到 217 個國家和地區,目的地同比增加了 8 個;出 口量約15.2 萬噸,同比下降 1.0%;出口額為 20.6 億美元,同比下降 10.7%。出口量下降主要集中在拉絲模、銑刀和鏜鉸刀等 3 種產品上;排除加工鉆石外,車刀、 鉆頭、石磨石碾和金剛石鋸片的出口量有顯著上升, 這可能和海外市場的制造業相對疲軟、基礎建設投資較高有關。出口額下降的產品主要是未列名可互換工具、加工鉆石、車刀、金剛石和拉絲模,這和國內市場的發展規律相吻合。拉絲模、銑刀和鏜鉸刀產品單價增幅顯著,可能是產品性能有較大的突破。表 3 所示為 2023 年出口超硬商品匯總。 表 4 所示為超硬商品 2023 年出口目的地分布情況。從表 4 中可以看出:出口目的地高度集中,前 10 位占據了出口總量的 54%、出口總額的 64%,和 2022 年數據基本持平。香港市場的超硬商品平均單價仍然最高,而且從去年的1650.1$/kg 提高到了1821.2$/kg, 在培育鉆石均價普遍下降的大背景下,以珠寶首飾為主要進口產品的中國香港市場的超硬商品平均單價還能逆勢上漲,這主要是因為加工鉆石產品的尺寸有顯著提高。出口到印度市場的產品中仍然有大比例的加工鉆石產品,其平均單價小幅下跌,和培育鉆石市場的總體趨勢基本一致。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23 年我國從 61 個國家和地 區進口了 5 155 t、總價值為 3.93 億美元的超硬商品。進口來源地同比增加 1 個,進口總量下降 16.2%,進口 額下降 16.1%,平均單價為 76.9 $/kg,和 2022 年進口平 均單價相比基本穩定。進口單價和出口單價之比約為5.7,有小幅增長。表 5 所示為 2023 年進口超硬商品匯 總。從表 5 中可以看出:僅有加工鉆石的進口單價低于出口單價;進口額最大的商品是石磨石碾,達到 1.31 億美元,同時其也是進出口單價之比最高的商品,達到 39.1,說明該產品在國內外生產水平差距較大。進出口單價之比超過 20 的還有未列名可互換刀具 (38.2) , 鏜鉸刀 ( 21.6) 和金剛石鋸片 ( 21.4) 等 3 種。同 2022 年時相比,減少了砂輪(20.1→18.9)、 鉆頭(32.9→19.7)和銑刀(23.6→12.5)等 3 種,說明 此 3 種商品有一定的進步。
表 6 所示為超硬商品 2023 年進口來源地分布情 況。從表 6 中可以看出:國際上的超硬材料行業也高度集中,前 7 名的進口來源地占進口總量的 86%(同 比增加 23 個百分點),占進口總額的 88%(同比增加 2 個百分點)。其中,最主要的進口來源分別是泰國 (進口量 46%)和日本(進口額 39%);進口單價最高的是愛爾蘭(3 066.6 $/kg)。愛爾蘭超硬商品的進口單價顯著高于其他來源地的單價,是由于其產品結構以加工鉆石、功能化金剛石材料為主。進口單價最低的來源地是泰國,單價僅有 10.5 $/kg,以未列名鋸片為主。此外,較受關注的來源地還有日本和韓國,從前者進口的商品以砂輪、石磨石碾和金剛石鋸片為主, 從后者進口的商品主要包括石磨石碾和砂輪。
2023 年,美國進口的 8 種超硬商品總額為 5.15 億 美元,同比下降 7.7%;其中中國占比 11.1%。中國的優勢產品仍然是金剛石(數量 82.1%,金額 61.1%)、拉絲模(數量 49.0%,金額 6.2%)、砂輪(數量 24.9%,金額 9.6%)、節塊磨輪(數量 24.7%,金額 9.9%)和其他鋸片(數量 11.2%,金額 11.6%)等 5 個產品。和 2022 年相比,增加了砂輪產品;金剛石產品的占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他 3 類的占比均有所下降,尤其以其他鋸 片降幅最為顯著。 歐洲 28 國 在 2023 年累計進口超硬商品總額為 5.89 億歐元,同比下降 13.7%;其中中國占比 46.5%。中 國仍然為歐洲市場提供了主要的超硬商品,各項商品相對排名也穩定。最有優勢的仍然是金剛石,但進口量和進口額占比均有小幅下降,分別從 93.4%、78.5% 下降到 91.5%、72.7%。 根據日本海關統計的 2023 年 4 種超硬商品進口情況,進口總額和總量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在日本市場,中國最具優勢的產品依然是圓鋸片,其次為金剛石;最顯劣勢的是金剛石砂輪。除了中國商品外,日本市場進口超硬商品的來源還有韓國、泰國、美國、愛爾蘭等 4 地,其單價比按照中國、韓國、泰國、美國和愛爾蘭的順序分別為 1∶3.5∶7.2∶52.6∶54.9。 2023 年我國宏觀經濟回升向好, GDP 增長率為 5.2%,呈現出恢復增長的強勁韌性,制造業雖有增長勢頭, 但仍在枯萎區,同世界主要經濟體制造業一樣,發展低迷。在 2023 年,中國超硬材料行業承擔了較大的發展壓力。超硬材料行業 2023 年在線鋸產品的強力拉動下,穩住了基本盤,但發展仍呈低迷狀態。行業銷售收入增長率為?0.9%、利潤增長率為?9.6%。出口額和進口額的增長率均低于全國平均值。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制造業的平均水平相比,本行業的經濟指標整體不及預期,發展相對緩慢。 然而,在各類產品單價整體下降的大背景下,代表性企業的產品銷售單價仍然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增幅在 10%~20%,最高達 144.2%,說明超硬商品的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下游行業對高質量產品的需求。部分超硬商品進出口單價懸殊,其在高端應用領域仍然有較大的發展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