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全球船舶運力需求再次顯著上升,我省船舶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船舶行業完工量、新承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造船指標繼續大幅增長,其中新接訂單量已接近2023年全年新接訂單總量。
一、行業運行總體情況
上半年,我省船舶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完工船舶279.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9.6%,其中完工出口船舶164.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3.6%。新承接訂單700.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6.2%;其中新承接出口訂單572.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04.5%;手持訂單156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4.1%。我省船舶行業完工量、新接訂單、手持訂單分別占全國份額的11.2%、12.9%、9.1%,分別位居全國第三、第四、第五,占全國份額均穩中有升。
(一)從細分行業看。我省船舶制造、船舶修理、船舶配套和海工裝備制造完成產值占比分別為45.1%、32.2%、8.5%和7.3%(見下圖)。船舶制造出口產值和船配出口產值在出口訂單有力拉動下,分別同比增長34.3%和65.1%;修船業也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總產值和修理出口產值分別同比增長21.5%和34.5%,近3年來對全省產值貢獻率逐步穩定在30%以上;海工裝備制造延續近2年強勁發展勢頭,產值同比增長356.5%,占全省份額較去年同期提高5.2個百分點。
(二)從地區發展看。省內船舶修造企業的主要集聚地—舟山市,船舶完工量、新接訂單、手持訂單等三大造船指標分別同比增長91.4%、105%、110.2%,占全省比重分別為58.5%、80.1%和78.0%;臺州船舶工業總產值和完工量連續5年保持同比增長,骨干船企手持訂單基本都排至2025年底。寧波和杭州的船配工業對全省船配細分產業貢獻率連續5年保持在75%以上。
(三)從產業集群看?!案叨舜芭c海工裝備產業集群”的2個核心區、3個協同區對全省各項統計指標貢獻維持較高水平,完工量、新接訂單和手持訂單分別同比增長70.4%、94.8%、67.8%,占全省份額逐年上升。全省前十船舶企業的三大造船指標占全省比重分別達到了82.1%、93.6%和89.9%。
二、行業運行主要特點
(一)船型結構更加優化,新能源船舶市場穩步拓展。上半年,我省新接訂單結構呈現新變化:一是隨著國際環保要求的提升和船舶新能源技術的快速迭代,新能源動力船舶訂單穩步增長,1-6月新接新能源動力船舶訂單274.7萬載重噸,占全省新接訂單總量的39.2%,是近3年新高,與全國趨勢保持同步。新能源船舶將成為我省船舶工業今后幾年的一個重要增長點。二是新接訂單中三大主流船型——散貨船、集裝箱船、油船占比分別為35.5%、34.6%、27.3%,呈現“三分天下”的格局,與上一輪船市大行情中散貨船“一枝獨秀”、長期占我省新船訂單比重超80%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表明我省船舶建造正逐步走出低端、向高技術高附加值船型發展。
(二)修船趨向高附加值,修理改裝技術取得突破。以節能、減碳為目的高價值改裝業務顯著增加,進而帶動修船板塊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19.5%。修船行業的領軍企業不斷在新能源船舶修理與改裝技術上尋求創新,并頻頻取得突破。例如,舟山中遠海運重工完成全球最大LNG雙燃料集裝箱船修理;舟山太平洋海工完成全球首艘集裝箱船甲醇雙燃料改裝;浙江萬邦和舟山鑫亞先后完成對傳統貨運船舶的節能降碳改裝,包括加裝空氣潤滑減阻系統、導流罩等先進設備。
(三)設備更新加快推進,船企創新活力進一步增強。當前各家船舶企業對提升生產效率、改善生產條件的需求愈發迫切。據了解,上半年全省22家船企計劃進行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其中主要聚焦于高耗能、高污染的老舊生產設備升級更新、環保設備和數智化改造提升。我省各級政府部門積極引導企業加強研發、進行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進一步激發了船舶企業創新活力、提升了行業現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