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長18.3%,環比增長6.5%。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宣布,2024 年第二季度全球半導體行業銷售額總計 1499 億美元,與 2023 年第二季度相比增長 18.3%,比 2024 年第一季度增長 6.5%。2024 年 6 月的銷售額為 500 億美元,與 2024 年 5 月的 491 億美元相比增長 1.7%。月度銷售額由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WSTS)組織編制,代表三個月的移動平均值。按收入計算,SIA統計的芯片公司占美國半導體行業的99%,占非美國半導體行業的近三分之二。
SI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hn Neuffer表示:“全球半導體市場在2024年第二季度保持強勁,季度銷售額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來首次出現增長。6月份的銷售額環比和同比都有所增長,與 2023 年 6 月相比,美洲市場以 42.8% 的增長處于領先地位。”從地區來看,除了美洲的同比增長外,中國大陸(21.6%)和亞太地區/所有其它(12.7%)的銷售額有所增長,但日本(-5.0%)和歐洲(-11.2%)的銷售額有所下降。美洲(6.3%)、日本(1.8%)和中國大陸(0.8%)6月份的月度銷售額有所增長,但歐洲(-1.0%)和亞太地區/所有其它市場(-1.4%)的月度銷售額有所下降。
2024年開局緩慢,但已為增長做好準備
根據 WSTS 的數據,2024 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為 1377 億美元。2024 年第一季度比 2023 年第四季度下降 5.7%,比去年同期增長 15.2%。今年第一季度通常比上一年第四季度季節性下降。然而,2024年第一季度5.7%的降幅比預期的要差。
主要半導體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喜憂參半。從 2023 年第四季度到 2024 年第一季度的收入變化從美光科技報告的 23% 增長到意法半導體報告的 19% 下降不等。5家公司的收入環比增長,9家公司的收入下降。英偉達繼續成為最大的半導體公司,收入為260億美元。排名靠前的公司的總收入增長了2%,存儲芯片廠商增長了12%,非存儲廠商下降了2%。
公司提供了不同的 2024 年第二季度收入指引。美光預計存儲芯片需求將持續強勁,預計 2024 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將比 2024 年第一季度增長 13%。其他7家公司預計 2024 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將增加。人工智能 (AI) 被英偉達、三星和 SK 海力士列為主要增長動力。恩智浦半導體預計2024年第二季度將與2024年第一季度持平。3家公司預計會下降。高通(Qualcomm)和聯發科(MediaTek)看到智能手機的季節性下降。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的收入指引最低,由于工業部門庫存過剩,下降了7.6%。提供指引的12家公司對2024年第二季度的綜合展望為增長3%。
最近對 2024 年半導體市場增長率的估計范圍從 4.9% 到 28% 不等。然而,自5月初發布WSTS第一季度數據以來的預測與之前的預測有很大不同。2 月和 3 月發布的預測范圍從 DigiTimes 的 17% 到瑞銀的 28% 不等。根據 2024 年第一季度 WSTS 數據,Future Horizons 將 2024 年的預測從 1 月份的 16% 下調至 5 月份的 4.9%。其他 5 月份的預測來自 Cowan LRA 模型的 10% 和 TECHCET 的 12%。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 (SC-IQ) 已將 2024 年的預期增長率從 2 月份的 18% 下調至 5 月份的 11%。
我們在 2024 年 4 月的時事通訊中指出,2024 年應該會在 PC 和智能手機等關鍵終端市場出現穩健的增長。一些在過去幾年中出現增長的市場,如汽車和工業,似乎正在減弱。人工智能是一個新興的增長動力。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預計未來兩年全球經濟將穩定增長3.2%。這些因素應該支持 2024 年和 2025 年的半導體市場健康增長。然而,早先對2024年增長20%或更高的預測不太可能被證明是正確的。
晶圓代工業復蘇
隨著電子銷售的增加、庫存的穩定和晶圓廠產能的增加,2024年第一季度的全球半導體制造業顯示出改善的跡象。預計下半年行業將出現更強勁的增長。
摩根大通(小摩)證券在最新釋出的“晶圓代工產業”報告中指出,晶圓代工庫存去化將結束,產業景氣2024下半年將廣泛恢復,并于2025年進一步增強。
小摩中國臺灣區研究部主管哈戈谷(Gokul Hariharan)分析,景氣第一季度落底,加上AI需求持續上升、非AI需求也逐漸恢復,更重要的是急單開始出現,包括大尺寸面板驅動IC(LDDIC)、電源管理IC(PMIC)、WiFi 5與WiFi 6芯片等,均明確顯示晶圓代工產業擺脫谷底、轉向復蘇。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恢復速度較快,主因大陸無廠半導體公司較早開始調整庫存,經過前六季積極去庫存后,庫存正逐漸正常化。非AI需求方面,3C領域的消費、通信、計算等垂直領域也在今年第一季度觸底; 不過,汽車、工業需求可能在2024年底、2025年初恢復,主因整體庫存調整較晚。
SEMI指出,今年第一季度電子終端產品銷售額年增1%,而IC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強勁增長22%,預計第二季電子終端產品銷售額將年增5%,加上高效能計算(HPC)芯片出貨量增加與存儲器價格持續改善,也將帶動IC銷售額維持強勁成長,年增21%。IC庫存水位第一季也已趨于穩定,預計本季將進一步改善。
不過,SEMI坦言,晶圓廠產能利用率仍低,特別是成熟制程領域,仍然是個令人擔憂的問題,預期今年上半年沒有復蘇的跡象,第一季的內存利用率低于預期,主要是受嚴格供應控制。晶圓廠資本支出與與產能利用率趨勢一致,維持保守,去年第四季支出年減17%,第一季也持續下滑11%,預期第二季將重返增長、小增0.7%,預計與存儲器相關的資本支出將增長8%,幅度高于非存儲器領域。
SEMI全球資深總監曾瑞榆表示,部分半導體需求正在復蘇,但復蘇的步伐并不一致,需求主要來自AI芯片與高帶寬內存(HBM),帶動相關領域投資和產能擴增,不過因AI芯片依賴少數關鍵供應商,對IC出貨量增長助益有限。
TechInsights市場分析總監Boris Metodiev表示,今年上半年半導體需求喜憂參半,由于生成式AI需求激增,存儲器和邏輯反彈,但由于消費性市場復蘇緩慢,加上汽車和工業市場需求庫存調節,干擾模擬IC、分離式組件市場。Metodiev預期,隨著 AI 逐步往邊緣裝置擴散,預計將推動消費者需求,今年下半年半導體有望全面復蘇。
此外,隨著美聯儲調降利率,將提高消費者購買力并帶動庫存水位下降,汽車和工控市場則會在今年下半年重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