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下面這張圖:
這就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磷鐵合金粉的化學符號示意圖。左邊的黑色的符號“Fe”代表鐵,右邊的紅色的符號“P”代表磷。至于比例是多少,我們先不管。鐵屬于金屬材料,磷屬于非金屬材料。為了區分,金屬材料我們用黑色,非金屬材料我們用紅色。
磷鐵合金粉是金屬磨具中常見的原材料之一。其中的鐵是金屬材料,鐵含量高就意味著磷鐵合金粉在金屬磨具中呈現的是以金屬為主的特性,該金屬磨具往往壽命會更長;其中的磷是非金屬材料,磷含量高就意味著磷鐵合金粉在金屬磨具中呈現的是以非金屬為主的特性,該金屬磨具往往會更加鋒利。
簡單可以這樣理解:磷鐵合金粉中,誰的含量高,合金粉就呈現誰的特性多一些。
進一步思考:既然鐵是金屬,那我們可不可以把鐵當成以鐵為主的鐵系金屬結合劑?我覺得可以,反正性能上是類同的。
同理,磷是非金屬材料,呈現的是脆性,我們可不可以把磷換成含有磷的磷化物?比如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熔點300多℃,在金屬結合劑中是完全可以融的,也呈現的是脆性。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把上圖換成下圖。
進一步思考:右邊的磷化物,除了磷化物,還有哪些是呈現脆性的低熔點的非金屬材料?氟化鈣(螢石)、冰晶石?好像這些氟化物也是這樣的:既有脆性,又有催融的效果。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把上圖換成下圖。
進一步思考:右邊的氟化物,除了氟化物,還有哪些是呈現脆性的低熔點的非金屬材料?氧化硼、氧化鋰?好像這些陶瓷材料也是這樣的:既有脆性,又有催融的效果。
事實上,我們想找的材料只是要滿足兩點:一是脆性、二是催融。
好像陶瓷類的材料大多都呈現的是脆性。而催融,往往是含有氟、硼、鋰、鉀等這類元素的材料。陶瓷金剛石磨具,為了保護金剛石不被石墨化需要降低燒結溫度,陶瓷結合劑中一般都含有這類材料。
所以,我們可以把這一類材料歸納到陶瓷結合劑中。這樣右邊就變成了陶瓷結合劑。
左邊的鐵系金屬結合劑也可以再擴大一些范圍,因為銅基、鐵基、鈷基、銀基、鋁基等通通表現的都是高強度金屬結合劑的性能,所以左邊可以改為金屬結合劑。
按照這個邏輯,我們把上圖進一步換成下圖。
這樣一來,一個看起來比較容易理解的金屬陶瓷復合結合劑就出來了。
同樣道理:左邊的金屬結合劑含量越多,磨具強度越大,右邊的陶瓷結合劑含量越多,磨具脆性、自銳性越好,鋒利度越好。
你看,不管材料怎么樣改變,邏輯是不變的。
但是這個還不能算是完全意義上的金屬和陶瓷復合結合劑。金屬和陶瓷復合結合劑是愛情,是雙向奔赴的。而以上這種往往是陶瓷材料加入到金屬材料之中,改善了金屬的性能,是單向的。
即便是這種簡單的改善,也會明顯地提高金屬磨具的性能。
進一步思考:如果陶瓷材料耐高溫,沒有催融的效果,添加到金屬里面行不行?
答案是肯定的。之前的文章《淺談剛玉材料在金屬結合劑磨具中的應用》里面提到了把剛玉材料添加金屬磨具中的良好效果。其實,碳化硅、剛玉、堿金屬氧化物等很多陶瓷材料添加進去的效果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種效果的根本原理就是分散的陶瓷材料在實際磨削過程中破碎,或形成了微氣孔,或形成了微刃口,這些都無疑增加了磨具的自銳性。
回到本文第一張圖,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我只用磷鐵材料做一個金屬陶瓷復合結合劑的磨具,你覺得行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