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中部的安徽省,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亳州,它不僅是中國的中藥材之都,也在中國人造金剛石行業發展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始于上世紀80年代的亳州金剛石產業,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行業規模不斷擴大,規劃建設的人工鉆石產業園已初具規模。目前亳州擁有金剛石相關企業近30家,六面頂壓機2000余臺,月產磨料級RVD金剛石(俗稱“二黃料”)超12億克拉,已形成工業金剛石、培育鉆石、金剛石復合片、聚晶金剛石、原輔材料、裝備配件等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金剛石產業集群,是當地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這座古色古香的城市,正以其獨特的方式書寫著新時代的篇章,從古老的藥都到新興的金剛石產業基地,這座城市展現出了令人驚嘆的轉型能力。2024年6月17日至19日,中國超硬材料網市場經理高峰、王少卓、主編李旭銅一行前往安徽亳州,深入了解這座城市的金剛石產業發展現狀,探尋其背后的創新動力與綠色轉型之路。
第一站
亳州市寶旗赫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中國超硬材料網一行首先來到亳州市寶旗赫超硬材料有限公司,這家成立于2013年的公司,如今已發展成為當地金剛石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寶旗赫總經理郭才寶向我們介紹,受市場大環境影響,下游客戶需求疲軟,疊加行業準入門檻較低,近兩年產能快速擴張,人造金剛石呈現供過于求態勢,導致金剛石價格不斷下滑,企業經營環境復雜而嚴峻,以RVD金剛石為主導產業的亳州則面臨非常大的困難和挑戰,深陷不計成本地惡性降價競爭泥潭,企業接近虧損臨界點。
面對當前市場趨勢,郭才寶感嘆到,提高企業精細化管理水平、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研發生產培育鉆石等高附加值產品,成為亳州金剛石企業應對低價競爭,走出逆境的方式。寶旗赫則通過技術創新,研發生產高品級培育鉆石,走出了一條產品差異化競爭路線。據了解,寶旗赫新廠區位于亳州人工鉆石產業園,占地120畝,項目已經投產,月產培育鉆石5萬克拉,成為亳州培育鉆石企業中的佼佼者。除此之外,寶旗赫還開展節能技術改造,投資500多萬安裝屋頂光伏太陽能板發電系統,顯著降低企業生產經營電費成本,實現綠色低碳生產。
第二站
亳州市英華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在亳州市英華超硬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賈志峰表示:“亳州金剛石企業主要集中在譙城區魏崗、牛集等鄉鎮地區,以簡單加工和粗放生產為主,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不強。在市場嚴峻,行業下行的背景下,內卷現象顯得格外嚴重。目前亳州二黃料價格在含稅0.075元/克拉左右,已跌破較多企業生產成本線,這還是沒有計算企業的設備折舊費,行業已經走入了一個怪圈: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賈志峰介紹到,不過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變化,譙城區委、區政府開始重視扶持金剛石產業,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持續完善超硬材料支持政策、產業園基礎配套設施等利好措施,亳州金剛石產業也開始積極探索新的發展道路,向精細化、高附加值方向轉型,英華超硬也在加大聚晶金剛石等產品的研發力度,對現有產品的生產工藝持續改進,提升企業及產品的競爭力。
第三站
亳州市東風金剛石廠
亳州市東風金剛石廠成立于1998,是亳州地區首批從事金剛石生產企業之一。面對二黃料價格持續走低,總經理張志軍則做好了長期應對這種現狀的準備,在他看來,降低能耗、提高金剛石轉化效率、提高金剛石單次產量,是當前亳州金剛石企業首先考慮的問題。在行業下行的趨勢下,亳州已經倒閉了3家金剛石企業,未來幾年,缺乏創新、成本高、競爭力弱的金剛石企業將逐漸被淘汰。
在交談中,張志軍對合成金剛石必備的原輔材料——鎳尤為關注,他說到:“鎳的價格波動較為頻繁,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靠拼成本、拼價格的亳州金剛石企業,鎳價的上漲比頂錘、葉臘石等材料帶來的壓力更大,稍有不慎,就會出現虧損的現象。
張志軍還表示,目前金剛石行業發展已經遇到瓶頸,在合成技術沒有取得重大突破,下游應用領域沒有新的增量的背景下,未來一到兩年,金剛石市場將處于低谷期,不管是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還是調整產品結構,尋找新的增長機會,都希望每個企業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路線。
第四站
安徽省亞富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作為亳州地區新進入金剛石行業的新軍,安徽省亞富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年產7億克拉人造金剛石項目,占地面積40多畝,擁有三個生產車間,截止目前已經安裝750mm缸徑六面頂壓機85臺,10臺850mm缸徑六面頂壓機正在安裝調試中。在安徽亞富生產車間,合成工們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安徽亞富總經理石高峰介紹,從汽車配件到人造金剛石,是自己創業路中的一次大膽嘗試。一方面是看好金剛石行業的未來發展,金剛石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強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是亳州當地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亳州金剛石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壯大,擁有成熟的機械配件、原輔材料等配套設施及其相關技術人員,亳州政府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等方式,大力支持企業投資建廠,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業技術創新與升級。面對當前低迷的行情,石高峰表示,公司未來都以安裝850mm缸徑六面頂壓機為主,有助于提高產量,同時也在優化成本結構,降低頂錘消耗等,不斷挖掘降本增效潛力。石高峰最后說到,“熬”成為當前的發展模式,先“熬”下去,再等經濟回暖。
第五站
安徽亞珠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亞珠金剛石股份有限公司創于1985年,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榮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主要產品有原輔材料、人造金剛石、金剛石微粉、金剛石制品等。安徽亞珠顧問張繼興告訴中國超硬材料一行,1986年,安徽亞珠從北京鋼鐵總院引進金剛石人造金剛石單晶(RVD)合成技術,從一臺六面頂壓機起步,多年來穩步發展,圍繞人造金剛石、原輔材料、金剛石制品、培育鉆石等產品,布局金剛石全產業鏈發展,現有員工500多人,月產RVD金剛石3億多克拉,是亳州金剛石行業龍頭企業。
談到二黃料價格,張繼興無奈地表示,750、850六面頂壓機幾乎成為亳州金剛石企業的標配,設備的更新換代,讓亳州二黃料產能規模進一步提升,但下游市場需求卻在不斷減少,產能過剩嚴重。目前亳州的二黃料直接成本7分多/克拉,算上建安、設備折舊等成本,基本都是虧損,全行業處在了“生死抉擇”的十字路口。
張繼興感慨到:“大浪淘沙、優勝劣汰,亳州金剛石行業正進入洗牌期。面對當前的行業形勢,安徽亞珠也積極主動作為,從葉臘石塊、六面頂壓機、生產工藝等多維度全方位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革新,積極布局培育鉆石、金剛石復合片等高附加產品,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第六站
亳州市志輝金剛石有限公司
亳州市志輝金剛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亳州市譙城區魏崗工業園區,現有六面頂壓機160臺,月產二黃料1.3億克拉。亳州志輝總經理孟輝向我們介紹,2018年-2023年,亳州志輝先后投入大量資金研發、試產培育鉆石產品,但隨著培育鉆石市場行情迅速下跌,沒有規模、成本優勢的亳州志輝只能是賠本賺吆喝,最后無奈選擇放棄生產培育鉆石,把發展重心放在了二黃料上。
孟輝還表示,2020年以前,污染是亳州金剛石企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近年來行業企業逐漸加大環保投入力度,亳州政府也開始改變過去對金剛石產業污染問題的看法,亳州金剛石企業也在積極提高產品質量和性能、降低生產成本、拓展市場。“每種金剛石產品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目標市場,二黃料的應用市場就是價格相對敏感的軟磨片、砂輪等研磨拋光領域。目前首先要考慮的是做精做細現有品種,順應行業發展趨勢,熬過當前行業低谷。”孟輝最后說到。
第七站
亳州市拓達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亳州市拓達超硬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廣華告訴中國超硬材料網一行,二黃料價格的持續走低打亂了其投資建設新廠區、擴大產能的計劃。新公司注冊、標準廠房建設等都已經準備就緒,但市場的低迷讓張廣華選擇暫停投資。二黃料的市場售價已經跌到成本線,人工、原材料等生產成本高居不下,企業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對于亳州拓達而言,當前首要考慮的是活下去。
談及亳州金剛石行業現狀,張廣華表示:“金剛石行業起起伏伏,雖然自己和亳州金剛石行業還處于非常艱難的階段,但仍長期看好金剛石發展前景。”他還說到,二黃料是亳州金剛石企業的主導產品,企業多,產量大,價格低,7分多的價格也只有亳州敢賣,大家都在為如今內卷十分嚴重的亳州金剛石產業競爭格局而擔憂,但又無可奈何,目前寄希望于市場回暖,熬到行業拐點到來。
“上設備未必有未來,但不上設備基本沒有未來”,被市場趕著擴產似乎成為金剛石業內隱憂,而內卷與熬則是亳州金剛石行業的關鍵詞,內卷現象在短期內可能難以完全消除,但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差異化、市場多元化等策略,企業仍有機會打破僵局,實現可持續發展。
2024年亳州市譙城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底,譙城區將推動超硬材料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安徽省最大人工鉆石產業園和新型超硬材料產業園,培育規上超硬材料企業不少于15家,產值突破15億元。截止6月份,已經入駐專注于生產培育鉆石的超硬材料企業已經達到10家。
亳州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業的積極自救都在改變過去亳州金剛石低端產品低附加值的局面,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適應能力,向著綠色環保、高附加值、高端產品方向發展,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從粗放式到精細化發展,亳州市金剛石產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