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磨削骨干,毛陳靜刻苦鉆研技術、創新操作手法,磨削出一個個高精度軋輥。”日前,河鋼集團衡板包裝磨床作業區作業長楊愛強說。
■磨削軋輥“零誤差”
“粗糙度是軋輥磨削的關鍵指標,我們要把公差嚴格控制在±0.05μm……”2月29日,毛陳靜一邊磨削軋輥,一邊為大家認真講解著。
只見她確認好磨削的軋輥尺寸后,迅速將相關數據錄入MES系統,再啟動機床程序按鈕,不一會兒,“架”在磨床上的軋輥便高速旋轉起來。然后,她根據磨削電流、輥型,迅速調整手柄,微調控制X軸進給量,并反復優化磨削工藝。磨削完畢后,她又精準測量軋輥的圓度、偏心、錐度、粗糙度等主要參數值,直到所有數據呈現理想狀態,她才松了一口氣。
“軋輥是軋機最重要的部件,帶鋼的薄厚、板形都要靠軋輥來實現。一根軋輥,歷經多道工序,千錘百煉才能磨削完成,越在最后關頭越要精雕細琢。磨削時只要出一點差錯,整根軋輥就要報廢,會給生產造成非常大的損失。”毛陳靜說,涉及軋輥磨削的每一個環節,她都精心細致,并借助不同測量工具進行互檢。她的磨削技術素來以“精、穩、細、嚴”著稱,經她磨削的軋輥一直保持著“零誤差”的記錄。
■潛心研究解難題
“目前,軋機正在為廣州客戶生產咖啡罐用板,對軋輥的粗糙度要求更加嚴格,以前的磨削方法不能滿足客戶要求,必須想辦法攻克。”3月1日,楊愛強在班前會上號召作業區職工要群策群力,爭取磨出品質更高、更好的軋輥。
為此,毛陳靜在詳細了解磨削高精度軋輥所需的工藝參數的同時,根據多年的磨削經驗,結合標準化操作和過程管控,采用“綜合分析法”,將磨削的管控過程細分為多個質量控制節點,并歸類整理為“特殊工藝磨削操作法”。為了幫助更多工友更好地掌握該操作法,在磨削過程中,毛陳靜還帶頭示范操作法的注意要領。此舉,更好地提升了軋輥的穩定性,從根本上保障了咖啡罐訂單的順利交付。
“憑借一手過硬的技術,毛陳靜不僅榮獲過公司‘三八紅旗手’稱號,還多次摘得公司職工技能大賽磨工組的冠軍,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在她的帶動下,作業區也涌現出了一大批青年磨削技術能手。”楊愛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