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類認識和使用鉆頭的歷史可謂悠久,燧人氏“鉆木取火”所使用的石鉆就是最原始的鉆頭。如今,中國鉆頭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其他工業的支柱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起著巨大的作...
人類認識和使用鉆頭的歷史可謂悠久,燧人氏“鉆木取火”所使用的石鉆就是最原始的鉆頭。如今,中國鉆頭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其他工業的支柱產業,對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鉆頭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需求量也大。經濟體制的變革,帶動了中國鉆頭產業結構的變動。一批技術先進、設備精良、具備全球化營銷思維的企業開始發力,像飛達、東亞等知名企業開始了不間斷的技術升級、產業升級,生產出的產品逐步接近或者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成為了行業的龍頭企業,帶動了中國鉆頭產業的快速發展。 現狀剖析
中國鉆頭產業,不斷開拓創新,突破發展,實現了從制造到創造的轉變。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中國鉆頭產業與世界高端水平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產品的科技含量較少,品牌營銷的手段單一,市場運作的經驗不夠豐富,底價競爭的局面非常嚴重。因此,對于中國鉆頭企業來說,必須快速進行技術研發、創新、品牌運作的升級,擺脫價格的競爭手段,逐步走向依靠科技和品牌運營的道路。
作為中國五金工具行業的資深媒體和營銷策劃機構,我們對中國鉆頭企業的部分代表企業作了一次深入的訪談,希望能為中國鉆頭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提供一些借鑒性的意見:
天工說:“我矗立在嘉山腳下,朝著蔚藍的天空,我莊嚴宣誓:我要成為卓越品質的典范。”天工國際是中國第一家綜合高速鋼及高速鋼切削工具一體化在港上市的企業,特鋼、工具兩大產品處于國內外行業領軍地位。高速鋼切削工具出口50多個國家、地區逾160 家制造商和零售商,工具麻花鉆在中國出口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天工走的是“國際品牌、持久和諧、資源節約、生產環保、效益增長”的發展道路,以“精”、 “細”作為自己的經營理念。天工,正朝著實現銷售超百億、利稅超10億,用10年左右的時間,打造特鋼、工具全球第一的世界級品牌公司闊步邁進。
飛達工具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鉆頭工具生產企業、全球最大的高速鋼生產企業之一,公司產品80%出口到歐美和世界各地。1996年飛達在德國買了數百畝地,創辦了分公司,經過十四年堅持不懈的努力,飛達已經成功的在歐洲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作為中國工具行業第一個拿到“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金字招牌的企業,飛達并不滿足,目前正在為上市儲備能量。飛達工具以鉆頭作為企業的精神象征,并明確提出了以“德國的品質中國的價格日本的服務”作為企業的服務目標。飛達,表達了飛達人面對新時代與目標的挑戰,將一如既往地拼搏與奮斗。飛達集團的朱國平董事長說,“發展只有逗號,前進沒有句號”,這才是飛達企業的精神。飛達,用過硬的品質、惠達民生的企業文化,正信步走在世界鉆頭發展的康莊大道上。
鋒利堅持走品牌發展之路,從市場需求出發,勤練內功,狠抓質量和服務,最大限度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用不斷的學習和創新武裝自己,帶動產品的升級和超越,已發展成為鉆頭之鄉的領軍型企業。
貝利工具作為浙江地區鉆頭工具的代表性企業,并在江西成立了分公司,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貝利工具的品牌營銷獲得了一定反響,“貝利”品牌已經在國內市場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貝利人始終站在市場的最前端,積極搜集行情信息和來自市場最前沿的信息,傾聽來自終端客戶的反饋性意見,以此作為市場策劃、建設渠道的重要依據,為貝利工具的長足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東亞工具是典型的從制造型企業轉型到創造型企業的發展型企業,在品牌發展的道路上,東亞工具始終以國際標準嚴格要求,走國際化、專業化道路,博采眾長,開拓創新,打造了一批具有國際品質的品牌工具。東亞工具以專業專注的研發團隊,國際同步的先進機械設備,精湛的加工技藝,嚴謹的品質管理體系,贏得了國內外市場的認可和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鉆頭、氣動工具領域,東亞工具一直以來都堅持從客戶的需求出發,為滿足需求而在不斷努力,東亞工具以優質的服務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正在向亞洲最強工具品牌邁進。
鉆頭工具:從制造到創造
中國的鉆頭工具,積極進取,不斷開拓創新,實現了從制造到創造的角色轉變。中國的鉆頭工具業發達,但更多停留在制造加工的階段。中國,雖然有著市場廣大的優勢,但是作為單個企業,依然沒有形成自己的規模優勢和產業優勢。中國的鉆頭工具要想真正的立足于世界工具之林,只有從自身入手,加強科技創新,以國際標準嚴格要求,積極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增強鉆頭工具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競爭力。
飛達,作為中國鉆頭企業的優秀代表,20余年的時間獲得了質的飛躍,在歐洲打造了真正屬于自己的品牌,120多個系列品牌鉆頭工具,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在國內外市場享有盛譽。就是這樣的企業,帶領中國鉆頭企業在品牌創造之路上越走越遠,快速與世界品牌接軌。
貝利、東亞,這些鉆頭品牌,在創造中國品牌之路上,與時俱進,在科研投入、制度管理、渠道建設、市場預測、人才戰略等方面,進行了創造性地突破,并付諸實踐,成為了從制造型到創造型企業的典范,并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但我們也該清醒的認識到,“貝利”、“東亞”離世界尖端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抓住機遇快速與世界接軌
中國的鉆頭產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重大作用。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體制,帶動了中國鉆頭產業結構的變動。一些鉆頭產業紛紛引進先進技術、優良設備,優化原材料、實施全球化營銷策略,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給中國鉆頭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局面:一方面是慘烈的市場競爭,另一方面競爭背后又蘊藏著絕好的機遇,誰抓住了這個機遇,誰就贏得了市場,掌握了競爭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