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觀察PDC鉆頭自動焊接過程中熔池情況。
金剛石成品鉆頭吊裝裝箱。
3月4日,位于武漢光谷的中石化石油機械江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鉆)生產的金剛石鉆頭持續刺破地下巖層,為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沖刺一萬米”立下頭功。
4日14時48分,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鉆探現場,隨著一枚金剛石鉆頭持續刺破地下巖層,前方指揮部電子屏幕上的數字瞬間躍至10000(米),現場緊張期待的百余名石油工人頓時歡呼起來。創造和見證我國首個萬米深井的誕生,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和自豪的神情。
長江日報記者在江鉆武漢生產基地看到,數字化產線上在制造各種規格的金剛石鉆頭。其生產的金剛石鉆頭,正是為我國首個萬米深地科探井打頭陣的“先鋒”。
據介紹,面對世界級難題,塔里木油田打破傳統鉆井組織形式,搭建跨學科工作平臺,集合地質、工程、裝備等精銳力量,組建了9支技術支撐組,讓多專業、多學科緊密配合、協同作戰,并配備了一大批頂尖儀器裝備,為萬米深井鉆探“保駕護航”。在鉆井鉆探過程中,累計重量達2000多噸的鉆頭、鉆桿、套管等設備將深入地下,穿透包括白堊系在內的13個地層,直達儲油層。而在萬米井深的地下探尋寶藏,金剛石鉆頭就是敲開堅硬地層的“神器”。
江鉆企業技術中心副主任徐磊介紹,打油井的鉆頭要在堅硬的巖層上開洞,不僅要靠“鉆勁”,還得有“磨勁”,全靠鉆頭上嵌有的圓片狀的超硬材料,行業內稱之為金剛石復合片,靠這種金剛石復合片才能鉆穿或磨穿巖層。擁有國內最大金剛石鉆頭數字化生產線的江鉆公司,2023年7月研制出第一顆8萬個大氣壓的復合片,鋒利如牙齒一般,既高強耐磨,又高韌抗沖。“8萬個大氣壓就相當于8頭10噸重的大象站在一個指甲蓋上產生的壓強,這個壓力等級是非常高的。”
深地塔科1井地底之下,金剛石鉆頭與堅硬巖層的“角力”仍在繼續。當天,江鉆首次出口北非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索納塔克的第一批金剛石鉆頭、牙輪鉆頭起運。
據了解,江鉆是武漢首批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作為亞洲最大石油鉆頭制造商,近年來江鉆加快國際市場開拓力度,金剛石鉆頭、牙輪鉆頭在科威特南部油區、北部油區得到市場認可;不斷尋求突破北非鉆頭市場一直被歐美鉆頭公司壟斷的局面,拿下阿爾及利亞三年合作項目;目前產品遠銷美國、俄羅斯、中東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