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多的調整期,智能手機產業鏈在華為、小米等新機帶動下出現回暖跡象。
????IDC中國手機月度sale out零售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實際零售量同比增長0.4%,10月上半月依然延續同比增長趨勢。
????春江水暖鴨先知。記者發現,身處上游的消費電子廠商在此輪復蘇中率先受益,不僅供應鏈訂單“量價齊升”,在品牌手機廠商創新驅動下,技術突破也亮點紛呈,市場需求明顯回暖。
????上游訂單量價齊升
????具體來看,2023年第三季度,榮耀以19.3%的市場份額重返第一。華為則表現最為搶眼,依托Mate新品發布,市場份額持續攀升,逐漸逼近頭部廠商。
????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翔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華為回歸引發了消費者對于智能手機的高度關注,本次‘雙11’延續了市場熱度,線上平臺的大額優惠補貼活動和新一代旗艦產品的提前上市,使得消費者新一輪的換機需求集中釋放。”
????在此背景下,消費電子產業各環節迎來溫和復蘇。11月以來,相關廠商獲機構密集調研,訂單增長、需求回升、庫存減少成為不少廠商透露的“關鍵詞”。
????面板被視作消費電子行情的重要風向標,記者致電深天馬A,其證券部相關人員告訴記者:“今年下半年開始,隨著新機的持續發布,已感受到手機業務需求回暖,面板價格止跌企穩,目前能看到包括柔性AMOLED手機、LTPS手機等電子消費顯示產品價格有繼續上漲趨勢,且這一趨勢有望在一段時間內得到延續?!?/p>
????維信諾證券部相關工作人員也表示:“從近期公司業務有一些改善的跡象看,能感受到行業的復蘇。不過公司的OLED產品價格受供需關系變化,以及頭部廠商的出貨量等因素影響,變化情況不方便透露?!?/p>
????隨著眾多手機廠商更加積極的加單補庫存,供應鏈訂單量也在迅速激增。手機攝像頭頭部廠商舜宇光學公告披露,10月份公司手機鏡頭出貨量同比上漲17.5%、手機攝像模組同比上漲23.1%。
????此外,庫存水位下降、存貨去化效果提升等情況也印證了手機市場正筑底復蘇。2023年三季報數據顯示,韋爾股份、卓勝微、匯頂科技前三季度的存貨周轉天數均較去年同期分別縮短約72天、52天、114天。
????產業鏈技術加速升級
????消費者仍愿意為創新買單,從而倒逼上游企業技術升級,產業鏈“科技屬性”不斷增強。
????國內咨詢機構Co-Found智庫新經濟行業研究負責人汪麗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品牌手機廠商不斷試水新技術領域,如可折疊屏幕、更快的充電速度、更好的相機性能等,而這些技術應用的落地需依托各個環節的共同努力,包括供應鏈的提升、制造工藝的改進等?!?/p>
????以手機折疊屏為例,相關技術痛點正逐步被解決,產品普及駛入快車道。金太陽近期表示,在新工藝技術驅動下,鈦合金應用成本已大幅降低至3C消費電子領域可接受范圍,公司突破了鈦合金折疊屏軸蓋及零部件的制造難點,相關產品已得到下游客戶認可并量產。
????上述深天馬A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今年前三季度,中小尺寸顯示領域需求溫和復蘇,公司運營管理的2條柔性AMOLED產線的手機顯示產品前三季度累計出貨量同比增長超300%。”
????攝像頭模組廠商也不斷突破高端鏡頭技術壁壘。歐菲光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光學鏡頭業務進展順利,高端鏡頭加速滲透,一億像素7P光學鏡頭、潛望式3X長焦鏡頭、內對焦鏡頭已批量生產。
????郭天翔表示,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各個廠商都在積極準備全新一代產品,后續新品節奏提前,產品力也將明顯提升,年底的中國手機市場將會進入到百家爭鳴的時刻。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告訴《證券日報》記者:“5G、人工智能、攝像頭、新型電池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將成為推動智能手機產業鏈升級發展的關鍵力量,同時也將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多樣化、智能化的產品選擇和用戶體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