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18日應日本日立金屬及其美國子公司要求,對中國、美國、德國和奧地利等29家企業生產的燒結稀土磁體產品發起“337調查”,以確定它們是否存在...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18日應日本日立金屬及其美國子公司要求,對中國、美國、德國和奧地利等29家企業生產的燒結稀土磁體產品發起“337調查”,以確定它們是否存在專利侵權行為。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表聲明稱,涉案產品主要是燒結稀土磁體產品及發動機、音響、耳機、無線工具、計算機硬盤和高爾夫球球位標等含有這一材料的產品。這項調查涉及4家中國企業、23家美國企業、一家德國企業和一家奧地利企業。
聲明說,日本日立金屬株式會社及其美國子公司今年8月17日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訴,指控美國進口及在美國市場銷售的上述涉案產品侵犯了該公司專利,要求啟動“337調查”,并發布排除令和禁止進口令。
美國所謂“337調查”最早得名于《1930年美國關稅法》第337條款,后經歷數次重大修訂。根據該條款,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有權調查有關專利和注冊商標侵權的申訴,此外也開展涉及盜用商業機密、商品包裝侵權、仿制和虛假廣告等內容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