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促進全球工業經濟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和平臺,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學技術部等多部委與上海市政府共同舉辦的以“碳循新工業 數聚新經濟”為主題的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將于9月19日至23日在上海舉辦。
本屆工博會規模之大、能級之高、新展品之多創歷史之最,有哪些吸睛的新產品、新技術,如何發揮引領產業變革風向標作用,加快推動產業成果轉化落地形成新動能、新活力?新華財經記者提前探訪尋找答案。
近千項新產品、新技術將亮相 機器人大有看頭
本屆工博會展覽面積30萬平方米,來自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余家企業參展,涵蓋世界500強及行業領先企業,現場將發布近千項新產品、新技術。
據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介紹,核心展區由機器人、工業自動化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展區構成,集中展示智能化重塑的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合計規模超13萬平米,超越今年德國漢諾威工博會同類展區。
本屆大會中,機器人展區展覽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是全球范圍內規模最大、工業機器人領域企業參與數最多的機器人全產業鏈平臺。
對跨國企業ABB機器人而言,工博會是不可錯過的秀場和市場,在近800平方米的展臺空間內,從協作、工業、數字化與服務三大維度展現機器人在各個場景、領域的自動化柔性解決方案。
除了ABB,機器人展區還匯聚了“四大家族”的另外三家——發那科、庫卡和安川電機,以及埃斯頓、新時達、節卡、新松等國內機器人整機領軍企業,全球或者全國首發的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預計將有300多項。
即將踏上本屆工博會之旅的聯想,展出的機器人產品也已“整裝待發”,聯想晨星機器人作為擁有視覺智能技術的第三代工業機器人,融合“手腳眼腦云”,賦能多種復雜工業應用場景。
值得一看的是,本屆工博會不僅吸引了國內外機器人“鏈主”企業,還包括納博特斯克、哈默納科、綠的諧波等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產業鏈配套廠商,總共350多家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一同亮相,應用覆蓋工業、醫療、教育等諸多領域場景,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
國際展商踴躍回歸 首設德國館
與上屆工博會相比,本屆國際展商踴躍回歸,國際品牌參展比例增至30%,超越2019年。其中,參展展商不僅有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傳統制造業強國,也有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古巴等首次參展的“一帶一路”國家。
據東浩蘭生會展集團總裁畢培文介紹,中國意大利商會展團在上屆工博會,組織設立了意大利國家館,參展效果獲得一致好評。展會一結束就開始啟動下一屆組團工作。本屆工博會意大利展團參展面積達1300平方米,帶來65家參展商,較上一屆的50家增長30%,繼續向中國市場集中展示意大利制造業的優質產品和先進技術。今年主要參展企業包括瑪莎拉蒂、比亞喬、英斯派特、法阿姆、颯派等。
繼工博會舉辦過英國館、俄羅斯館、意大利館等活動之后,德國館將首次亮相本屆工博會,聯合德國各行業高精尖企業、行業隱形冠軍及各聯邦州投資代表處,聚焦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領域展示最新技術和產品,同期還將舉辦中德綠色制造峰會等系列活動。
“德國館展覽面積近500平方米,集中展示德國制造業領域的先進技術及優質產品。既有世界500強巨頭企業,也有各領域的隱形冠軍企業。其中一汽奧迪、圖爾克(天津)等中德合資企業,在深入推動兩國制造業領域合作交流、產業創新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吳金城說。
除了德國館,今年工博會“展王”之一,就是來自德國的西門子公司。自2003年起,西門子公司連續參展一屆不落,今年展臺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帶來了包括西門子新一代伺服系統、高性能變頻器以及開放式數字商業平臺在內的多項首發產品。
加速推進“展場變市場、展商變投資商”
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經濟克服種種不利影響,保持良好發展勢頭。1至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其中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出口強勁,出口同比增長52.3%。
“這是一屆助力工業經濟穩定增長的展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汪宏表示,作為鏈接國內外工業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的重要平臺,工博會致力于有效促進各國工業企業的國際交流和務實合作,將“展場變市場、展商變投資商”;致力于推動產業成果轉化落地,形成新的動能和活力,相關舉措將有效推動我國工業經濟穩定增長,也對提振全球工業經濟信心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與北京冬奧會火炬“飛揚”制作的庫貝化學首次參展工博會,庫貝化學營銷總監宋真健稱,作為國內率先在聚硅氮烷樹脂材料上實現量產的公司,其希望借力工博會平臺和更多的企業實現合作。第五次參加工博會的黑湖科技今年又擴大了展臺,公司品牌總監劉依依說,2018年參展工博會也是第一次參加大型的展會,之后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黑湖,目前已有萬余家大中小型制造企業和黑湖建立了合作。
記者在提前探營中看到, 綠色低碳、數字智能無處不在。比如,全球電源管理、散熱解決方案暨自動化廠商臺達,將以“臺達零碳工廠”為主題參與本屆工博會,全面展示零碳工廠相關解決方案,包括綠色智造、智慧健康辦公室、廠區微電網等。
臺達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目前臺達以各類物聯網設備作“觸手”,全面感知建筑信息,通過“3D零碳綜合管理平臺”有效進行設備監控、低碳節能和安全管理。
經歷了39年發展的聯想,除了帶來機器人外,還將在工博會上展示其在元宇宙領域的新探索。“通過元宇宙技術,能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身臨其境的沉浸感和互動體驗,解決社會運行和產業發展中的諸多問題。”聯想創新科技園工作人員介紹,希望借助這一國際平臺找到更多合適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