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電加工機床行業重點生產企業運行數據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對2022年電加工機床行業的總體經營情況、出口情況以及分季度銷售情況做了介紹,分析了各類電加工機床的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特點,并對行業的發展提出一些思考與建議。
一
2022年電加工機床行業經營情況分析
1.1 總體經營情況
受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國內疫情散發等超預期因素影響,2022年我國經濟形勢下行壓力加大。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各地政府的合力統籌下,我國克服各種困難,堅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思路,保穩定,促生產,使得2022年經濟增長水平逐步恢復常態,GDP總量超過百萬億,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全年實際同比增長3.0%,占世界的17%,工業增加值占世界比例超過30%。
在上述大背景下,2022年特種加工機床行業也經受了較大的壓力,尤其是在特種加工設備制造企業和消費市場較為集中和活躍的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生產和市場一度嚴重受阻。在政府的各種支持政策下,行業企業奮力拼搏,克服了產業鏈、供應鏈不暢等困難,最終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特種加工機床分會對全國電加工機床行業22家重點骨干企業經營數據的統計分析,2022年電加工機床的銷售總量為18 000多臺套(圖1),銷售總額超過28億元(圖2)。銷售總量同比下降5.18%,銷售總額同比增長2.22%,呈現出量跌額升的局面。從總體上來講,2022年為近三年來行業經濟表現最好的一年,行業企業普遍就此對未來充滿信心。
1.2 分季度市場銷售情況
根據22家行業重點骨干企業統計數據,2022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市場行情呈現出高開低走、逐季小幅下降的走勢。分季度銷售量和銷售額分別見圖3和圖4。
2022年第一至第四季度的銷售量呈現出一條逐漸下行的直線。第一季度高開,隨后下降幅度逐漸增大,由第二季度的環比降幅7.28%擴大為第三季度的9.93%,直至第四季度的最大環比降幅17.49%,平均環比降幅達到11.57%。
銷售額的分季度走勢與銷售量走勢一樣,從第一季度的最高逐漸下降,平均環比降幅為4.27%,比銷售量的降幅減少約7個百分點,環比降幅在4%以內,第四季度的環比降幅則是前三季度降幅的二倍,達到了8.75%。
圖5和圖6為近四年的分季度銷售走勢。可看出,2022年第一季度的銷售量創下了近四年的新高,之后三個季度的銷售量均低于2021年。2022年的分季度銷售額曲線相當于是2019年分季度銷售額曲線的整體上移,除了第二季度的數據稍低于2021年之外,2022年第一、第三和第四季度的銷售額均好于前三年。
2022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長三角、珠三角等主要產業集群地的產業鏈受阻,甚至斷供,累及企業生產和運行。第二季度后期,市場逐漸恢復且趨于活躍,商務洽談、招投標活動明顯增多,市場需求也在慢慢釋放,隨著疫情明顯好轉,長三角地區的汽車、新能源、模具和機械制造等行業步入正常,相關產業鏈回歸常態化,從而避免了市場需求的大幅下滑。進入第三季度,行業企業普遍感覺需求有限、訂單數量減少,市場競爭激烈。第四季度是常規性的行業淡季清冷,疊加疫情影響,市場萎縮,機床銷售量明顯減少。
1.3 出口情況
國家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2年前10個月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9.6%,前三季度的放電加工機床出口總額達到11 359萬美元。從機床工具行業的統計數據來看,2023年1~9月整個行業的出口額為157億美元,金屬加工機床出口額達45.8億美元,在機床工具行業中僅次于磨料模具,排名第二。其中,特種加工機床出口額為14.5億美元,占比31.6%,在金屬加工機床中獨占鰲頭,位列第一。
根據22家行業骨干企業的統計數據,在2021年兩位數增長幅度的基礎上,2022年電加工機床的出口量和出口額繼續保持增長,同比增幅分別達到9.52%和21.96%(圖7和圖8),雖然出口量仍比2019年降了9.77%,但出口額比2019年增長了32.49%,其增幅為近年來少有,表明高端機床的出口比例在上升,出口機床的平均單價有明顯提高;外資企業的出口量和出口額同比增幅分別為18.08%和49.43%,其增幅是行業整體增幅的兩倍,由此可見外資企業仍是電加工機床出口的主力軍。
1.4 各類電加工機床銷售情況分析
2022年各類電加工機床的銷售量及銷售額占比分別見圖9和圖10。
1.4.1 銷售量情況分析
電火花線切割機床依然是電加工機床應用市場的絕對主力,其市場份額超過70%。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銷售量一馬當先,占該類機床整個銷售量的60%以上。與2021年相比,2022年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銷量占比增長近2個百分點,其上升勢頭不可忽視。
電火花成形機的銷量占比為20.72%,與2021年相比略有增加。其中,數控電火花成形機的銷量占比在15%以上,為近三年的最多。
電火花微小孔加工機床的銷量占比下降1個百分點,這一方面說明市場需求較2021年有所下滑,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前兩年存量機床對新機銷售形成了一定的沖擊。2022年,數控型機床銷售量達到800臺以上,占到電火花小孔機床總銷量的61%,已成為電火花小孔機床的主力機型;多軸數控型機床和微孔加工機床僅分別占2.56%和1.36%,主要是面向航空航天、汽車、化纖等領域,其銷售量不多但售價較高,而普通機型的銷量已退居第二,僅比數控型機床的一半多一點。
與2021年相比,其他電加工機床的銷量占比有所下降,僅為2021年的60%。這一現象也從側面顯示目前該類機床的應用行業(如刀具、砂輪、車輛發動機等)的境況并不十分樂觀。
1.4.2 銷售額情況分析
從銷售額角度看,數控電火花成形機床的銷售額占比與去年相當,仍然穩據第一,這種情況已延續了5年之久,但平均售價同比略有下降。
往復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銷售額貢獻率下滑到了第三位,其平均售價為7.37萬元/臺,與去年基本持平。單向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床的銷售額占比與去年相比增長近4個百分點,上升至第二位,這是多年來的首次,說明用戶對加工精度等要求有所提高,市場對該類機床的接受度在增長,導致銷售量上升。
電火花微小孔加工機床的銷售額占比相比于2021年下降了0.3個百分點,但平均售價上升了16%,呈現出量跌價升的局面。這主要是因為中高檔電火花小孔機床的銷量比例有所上升,拉高了電火花微小孔機床的平均售價。數控電火花小孔機床的平均售價為7.8萬元/臺,而普通型電火花小孔機床僅為1.13萬元。
作為細分產品,其他電加工機床的情況不是太樂觀,其銷售量大幅下滑、銷售額占比同比降幅為24%,但平均售價增長30%,接近20萬元/臺。
二
行業運行特點
2.1 高開低走、小幅下降的市場走勢
2022年春節后,電加工機床行業迎來了一波開門紅,創造了歷年來的行情新高,但隨后在多地散點出現的新冠疫情影響了行業企業的生產和運行。第二季度隨著新冠疫情好轉,市場逐漸恢復,需求慢慢釋放,但生產恢復較慢,南方部分地區夏季高溫“限電”也影響了企業生產的恢復。下半年,市場需求有所萎縮,訂單數量減少,產能和供給均受到影響。由此,全年的市場行情呈現出高開低走、逐季小幅下滑的走勢。
2.2 量降額增、量跌價升的市場行情
2022年,行業企業能較好地適應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產品結構,推出性能和功能好、價格高的產品滿足用戶需求。同時,中高檔機床出口量的增加,也給量降額增、量跌價升起到了助力作用,從而呈現出全年的機床銷售總量同比有所下降,但銷售總額同比有所增長、機床單價有所上升的局面。
2.3 出口貿易有所恢復,出口額創近年來新高
盡管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2022年我國外貿進出口依然展現了強勁的韌性和活力。基于我國進出口貿易的韌性強、規模大、貿易伙伴結構優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增勢向好等情況,全年電加工機床的出口量和出口額相較于2021年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其中出口額甚至好于2019年。
三
現實與愿望
當前,機床工具行業仍然面臨市場需求和投資偏弱、供應鏈不穩定等問題,運行壓力仍然較大。具體來看,行業企業普遍存在經營成本較高、運行資金偏緊、研發投入不足、人才吸引力不夠、創新能力不強、產品檔次不高以及同質化競爭激烈等問題。經過近三年的曲折發展,企業家最關心的是企業的生存和平穩發展。
鑒于此,行業和企業迫切期待國家重點領域投資規模有所增長,可對特種加工機床的需求形成拉動作用;期待國家新基建投資持續增長,可進一步激發下游企業的產能需求,從而擴大特種加工機床的應用面;期待世界和平、經濟復蘇,由此拉動全球需求,擴大特種加工機床的出口;期待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加強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可加快我國特種加工機床行業的產能釋放,有助于擴大國產設備的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