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3月棕剛玉市場,截止3月31日,呈現弱勢下行走勢,河南、山西、貴州三大主產區棕剛玉價格較2月末分別下跌19.80%、10.10%、20.00%。下行背后的邏輯是供強需弱矛盾的加劇。展望4月棕剛玉市場,下游市場回暖預期較強,棕剛玉市場是否能跟隨好轉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簡要分析。
一、價格下降至低點,成本支撐作用顯現
截止3月底,河南、山西、貴州三大主產區棕剛玉價格已降至近兩年最低點,棕剛玉段砂價格分別為4950元/噸、4900元/噸、4900元/噸,以上為出廠含稅價格。從3月棕剛玉價格來看,部分棕剛玉生產企業已經處于虧損狀態,虧損幅度呈現擴大的局勢,成本支撐作用顯現,價格下行壓力較大。
二、廠庫高位 生產企業減產保價意識增加
從棕剛玉廠庫來看,2023年3月棕剛玉廠庫高于去年同期54.18%,生產企業庫存壓力比較大。從開工及產量來看,3月棕剛玉冶煉爐開工及產量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暴露需求弱的現實,部分企業在虧損邊緣,開始計劃停產,或通過放緩生產節奏來減少產量,減產保價意識增加。但較高的廠庫需要一定時間的過渡,因此短時間棕剛玉價格上漲的概率較小。
三、需求提升空間有限 利潤回暖有滯后性
從鐵水產量來看,3月全國247家鋼企日均鐵水產量高于去年同期,在產能控制嚴格的大背景下,鐵水產量增加幅度有限,對耐材市場來說,對棕剛玉需求提升空間較小。但從目前的鋼企盈利率來看,3月鋼企盈利率上升明顯,因此鋼企盈利水平增加預期較強,但根據耐材行業的招采模式,對棕剛玉價格提振作用難有立桿見影的效果,而是存有一定滯后性。
四、市場展望
目前棕剛玉市場供需矛盾突顯,進入4月后,供應端減停產,需求小幅提升,棕剛玉市場供強需弱的矛盾或有所緩解,但因廠庫較高,短期難以迅速去庫,行業利潤回暖幅度及速度均有一定滯后性,因此預計4月棕剛玉市場弱穩運行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