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早、投小”的風潮下,“新材料”成了投資人們的必爭之地。
前不久,在河南鄭州,由中原豫資投資控股牽頭組建的“新材料投資集團”正式揭牌,注冊資本80億,并有多個產業投資集團參與,還與三門峽市簽訂戰略合作協,雙方將設立新材料產業引導基金,這也意味著河南新材料產業將迎來新的格局。
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也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近年來,河南創投雖然不及部分沿海省市,但無論數量還是規模都存有巨大空間。
據中基協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7月,河南省已擁有各類私募基金管理機構164家、管理基金440只,包括百瑞創投、華夏海納、中原前海、嵩山資本、中原聯創、中金匯融、匯融基金等一批優秀的省內外基金機構加快集聚發展,此外深創投、達晨、聯想創投、高榕資本、經緯等大批市場知名VC/PE機構涌進河南,各類孵化器基金總額達17億元,投融資總額超過59億元,獲得投融資企業共3965家。從河南上市公司來看,不少股東名單中,也都有本土引導基金的身影。
對于新材料,河南一直在全面統籌產業發展。此前提出加快材料產業優勢再造換道領跑行動計劃,到2025年,打造以新材料為支撐的2萬億級材料產業底盤,培育40個先進材料重點產業鏈,建設全國重要的材料創新高地。放眼整個全國,PE/VC對新材料的追捧在這兩年熱度持續走高,在2022年達至數量和規模上的歷史新高。
“現在,不管是看消費還是看科技的投資人,沒有不說自己投新材料的?!北本┠砎C機構投資經理劉笑天對記者吐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材料產業本身發展到了關鍵階段,而且要解決‘卡脖子’就必須往產業上游走,那就得是投新材料。河南投資新材料也是具有一定優勢的?!?/span>
80億為招商引資,以孵化器靠近項目最前端
此次河南新材料投資集團的運作模式為“平臺+基金+研究院”,通過與央企、省內龍頭企業、省外優勢產業公司和知名投資機構合作設立專項基金,布局投資新材料產品升級和上下游項目,加強對河南省新材料行業的資源整合。同時,聯合地方政府,與優勢產業公司、知名投資機構合作設立基金,將省內資源與省外優質項目嫁接,引入省外優質產能落地河南。
揭牌當日,中建材聯合投資公司、10家地市與濟源示范區、10家科研院所、19家龍頭企業以及18家銀行等就實現了現場簽約,累計預授信金額1580億元。而在之前,豫資控股就已在新材料領域落子頗多,比如平煤神馬集團PC新材料、惠強鋰電池隔膜、銀金達包裝薄膜等,引入萬華禾香板、豐原聚乳酸等項目落地河南。
此外,豫資控股此前已經先后設立150億元新能源汽車基金、100億元信創半導體基金和50億元生物醫藥基金。不得不說央企、地方政府、行業龍頭企業、專業投資機構等共同出資成立產業基金,“搭建‘外投內引’的基金招商模式,已逐漸成為各省市招引產業落地的重要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新材料投資集團提到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孵化器的打造??萍挤趸魇羌铀俑呖萍计髽I或高科技項目產業化發展能力的機構。說白了就是促進成果產業化,就是成果發明出來在產業中能夠使用。每年清華大學通過局級鑒定的就有1500多項成果,而每年被企業買走的還不到20項,比例非常低。
通過計劃聯合重點實驗室、產業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材料生產應用示范基地等,新材料投資集團整合河南省大學科技園等,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回歸孵化本質,靠近項目最前端,形成產業鏈和生態,這也是現在VCPE所熱衷的方式和手段。
其實孵化新設和資本收購也是河南新材料企業的各種拓展市場等方式。比如主營產品為氟化鹽的“多氟多”,上市之初產品主要用途為促進電解鋁行業節能減排。上市后,迅速將目光轉向鋰電池,并集中研發鋰電解質新材料及電子級氫氟酸,目前已是鋰電池電解液龍頭。
在產業政策上,河南也在“材料強省”上不斷加碼。2022年7月,河南發布《河南省加快材料產業優勢再造換道領跑行動計劃(2022~2025年)》,到2025年河南要基本實現全省材料產業優勢再造、換道領跑和綠色低碳轉型,成為全國重要的材料創新高地和先進材料基地。材料產業總產值達到2萬億元,新材料產業產值突破1萬億元。
2023年1月,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提到,河南將加快材料產業優勢再造,把材料產業作為制造業強省重要支柱。相關部門將推進實施《材料核心技術攻關清單》和《重點材料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清單》大力發展先進基礎材料、關鍵戰略材料、前沿新材料。
目前,鄭州、濮陽、平頂山等已打造出超硬材料、高溫耐火材料、尼龍新材料等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培育出了鶴壁“中國鎂谷”、焦作和洛陽等地的鈦產業集群。
得材料者得天下,化學專業最吃香,給房給車
如果說鋼鐵、水泥是傳統產業發展的保障,那么新材料就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是制造業的底盤和產業發展的口糧。
2023開年不久,投資市場上就頻頻傳來20多起新材料項目融資的好消息,包括電子元器件行業的盈科材料,鋰電池負極材料商碳一新能源,半導體材料商玖凌光宇等,背后投資方中更是不乏深創投、北極光創投、元禾控股、光速中國以及比亞迪等知名投資機構。
而在過去一年,市場上超過200家機構投資先進制造及新材料,其中新材料企業占比約達14.10%,投融資事件超過200起,涉及金額460多億。從已投項目來看,鋰電材料是新材料領域最熱門的細分賽道,緊隨其后是生物醫學材料、膜材料、精細化學品等。
材料領域過于細分,很多材料的市場很小,要篩選哪些細分市場值得投資也是極為考驗投資人能力的。劉笑天告訴記者,“新材料的投資火爆其實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與雙碳政策密切相關,再加上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節能環保等相關產業進一步促進,作為這些產業上游的新材料領域自然倍受關注。真的可以說控制了上游才能不被卡脖子?!?/p>
但早期投資風險較大,新材料企業創始人學術能力通常很強,常常是高校教授或科研院所出身,但商業敏感度和管理能力不足,容易忽視技術落地等難題。
因此我們看到,市場上不少VC/PE紛紛布局新能源、新材料賽道,大舉招聘化學、材料學相關專業人才,給出的offer年薪50萬之外,還會享受公司年度利潤分分紅,甚至還會配置房產、車輛,并解決子女教育問題,但招聘中也明確提出,需要具備2年以上材料領域產品的研發、應用或市場相關工作經驗,或從事過新材料相關產業研究和投資,對產業有深刻的理解能力等。
而作為傳統材料大省,河南省近年來在新材料領域發展也是十分迅速,尤其河南企業,諸如神馬股份、多氟多新材料、濮陽惠成、隆華科技、龍蟒佰利等都已成為細分行業龍頭。像隆華科技,從2015年開始陸續通過資本收購和內部孵化的方式,進入高分子復合材料領域,其中四家子公司已發展成為細分領域“隱形冠軍”。
再比如鞏義市公司“泛銳熠輝”這家成立于2015年的新企業,目前已成為一批“中”字頭高科技央企和頭部科技企業的供應商。在去年北京冬奧會上,火炬核心部位的耐高溫材料就是由泛銳熠輝研發。企查查數據顯示,公司此前完成3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深創投、達晨財智、前海母基金、農開產業, 智慧互聯產業基金等多家機構。達晨團隊曾透露,當時對泛銳熠輝進行了長達一年的盡調才決定出手。雙方基于對新材料在輕量化復材、軍工、新能源等行業中研發使用看法的高度契合。
河南是材料產業大省,新材料起步較早,主導產業突出,目前已培育出超硬材料、高溫耐火材料、尼龍新材料等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勢產業。不過,也有投資人指出,河南的新材料產業仍存在產業鏈條延伸不足、產品結構不優、技術創新能力不強、金融支持力度不夠等問題,亟須更加強有力的推動與整合抓手,這也是各方資本不斷加碼的因素所在。
VC奔赴河南
VC/PE在第三次科技浪潮中,從清潔技術、機械制造、金融、半導體及電子設備、電信及增值業務、生物技術等行業的熱度變遷發展過程中可謂功不可沒。而河南在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中隱藏的巨大投資機遇,為吸引創投也在積極研究出臺各類相關產業政策。
2022年,河南省相繼出臺《河南省促進天使風投創投基金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河南省數字經濟政府引導基金設立方案》《河南省生物醫藥新材料政府引導基金設立方案》及《河南省促進創業投資發展辦法》等重要政策文件。
大力發展天使、風投、創投基金的決心可以說絲毫未曾掩飾。過去一年,河南省創投引導基金引進元禾辰坤作為合作機構,嫁接參與150余只基金,覆蓋3000余項創新企業資源;廣泛對接經緯創投、君聯資本、國科嘉和、濟峰資本、云啟資本等30多家知名VC投資機構,覆蓋高端裝備制造與新一代信息技術、醫療健康、企業服務等領域。
無論是千億母基金的設立還是一系列配套文件的出臺,都在頂層設計層面為創投發展打造良好生態。但也有投資人直言,“河南基金業中多數仍屬于綜合基金,還沒有形成比較完整的賽道投資理念。而河南的企業普遍存在質量不高、效益不強的問題,這也是河南需要借助各路資本亟需解決的難題?!?/p>
“不少河南新材料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產品也主要以原材料或中間體為主,大部分企業處于產業鏈前端,規模偏小,產業協同不夠,缺乏市場話語權。”上述人士表示,“如果企業持續性的缺乏核心技術且創新能力不足,想實現發展進階困難重重?!?/p>
基金和產業之間是聯動的,如果沒有形成協同效應,就會出現產業和基金都不活躍的現象,進而限制了市場中基金的數量和基金的覆蓋能力?!昂幽鲜纫龑Щ鸲酁檎龑Щ穑陲L險可控的情況下,要給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更多包容,提升河南基金的活躍度,加快打造基金與產業之間的協同生態,助力河南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上述投資人提出建議。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不少地方國資競相希望通過資本參股的形式,設立基金和參股上市公司,不少公司紛紛發布“招募令”,積極引進投資經驗豐富的創投機構人員參與投資管理,并對這些人才賦予較高的投資決策話語權。但這種投資大都有一個條件,就是被投資方需要等值將資金投向本地產業,或在本地投資建設相應資金規模的產業鏈項目。
而河南省是人口大省,龐大的市場規模下,消費升級潛力巨大。近兩年一眾新興河南知名餐企在資本的助力之下快速崛起。種種因素都在表明著今天的河南存在巨大的機會,加之在大力擁抱創投的決心,這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在走進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