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北地區日照資源豐富,在國家能源戰略布局中占據重要地位。”“加快發展以光伏產業為主的清潔能源是加快西北地區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降低碳排放強度的迫切要求,為助力西北地區能源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期間,住寧全國政協委員楊培君在《關于推動西北地區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中建議國家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西北地區發展光伏產業支持力度。
楊培君委員表示,以寧夏為例,近年來光伏制造業發展迅猛,已形成涵蓋多晶硅、硅棒、硅片、電池組件等主要環節的光伏制造全產業鏈,寧夏成為國內重要的光伏材料生產研發基地。寧夏電網成為全國首個新能源發電出力超過本地電網用電負荷的省級電網。寧夏光伏產業成為支撐全區產業轉型升級和推動能源結構調整的示范引領產業。
“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需要圍繞擴大光伏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和增強產業集聚,為工業轉型升級和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楊培君委員建議,國家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西北地區發展光伏產業支持力度。為西北地區光伏發電提供充沛的市場空間,加大開拓西部地區新能源電力外送市場,擴大新能源消納空間,帶動西北地區光伏風電資源開發;出臺政策支持建設更多的抽水蓄能、新型儲能設施,提供足夠的調節資源,滿足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要求;把發展清潔能源產業作為撬動西北地區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支點,支持太陽能晶硅產業鏈布局在寧夏等可再生電力資源豐富的省區。與此同時,大力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光伏+供暖等適宜西北地區農村用能改善的技術及模式。加快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發展,減少碳排放,解決農村冬季無集中供暖問題。
這件提案得到國家能源局及時答復,認為提案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答復中表示,在西北地區加大光伏建設規模、推動光伏技術與現代產業融合發展,不僅可利用西北地區土地資源、新能源資源等方面的優勢,而且有利于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支撐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推進實施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目前寧夏已啟動靈紹直流200萬千瓦配套光伏基地、銀東直流100萬千瓦配套光伏基地建設。同時,指導寧夏編制騰格里沙漠東南部外送直流配套基地等重點項目實施方案,并將分別配套儲能設施和煤電調峰機組。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高度重視光伏、儲能等新能源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積極會同有關部門,結合西北地區資源條件優勢,組織有關企業在青海、寧夏、甘肅等地,開展先進光伏、安全高效儲能等綠色低碳能源技術和關鍵裝備研發示范,推動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新能源技術研發和產業化。2022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支持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實施方案》,對寧夏地區光伏產業發展明確提出“加快推進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建立利用新能源發電量發展光伏裝備制造業全產業鏈的激勵機制,支持光伏材料基地建設”。
在大力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光伏+供暖等適宜西北地區農村用能改善的技術及模式方面,2021年9月,國家能源局公布《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啟動了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工作,其中寧夏報送了7個試點縣(區),共規劃132.2萬千瓦。截至2022年4月,已備案34.95萬千瓦,在建6.33萬千瓦,并網7.06萬千瓦。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加強試點評估和監管工作,繼續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規范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