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204個基點,報6.9305,創2020年8月18日以來最低。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盤初跌破7.0關口,創逾2年新低;離岸人民幣失守7.02關口。
截至目前,在岸人民幣跌321基點,報7.0096;離岸人民幣跌69基點,報7.0203。
多公司回應匯率波動影響
在上證e互動及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上市公司紛紛回應人民幣匯率波動對公司影響。
中源家居表示,公司海外業務主要以美元結算,近期匯率波動對公司的影響不大。
共進股份提到,公司境外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接近50%,目前公司境外業務主要以美元結算,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升值對公司業績有一定積極影響,具體影響情況請以公司后續披露的定期報告為準。
賽科希德稱,公司持有的貨幣資金中有部分美元資金,人民幣貶值短期內對公司匯兌收益有一定正面影響,但由于匯率一直處于波動中,因此公司仍然提示投資者注意匯率波動風險。
同時,上市公司也紛紛采取措施,防范匯率波動風險。如:新宙邦表示,匯率波動存在不確定性,公司已針對匯率波動建立了即期和遠期結售匯相結合業務機制,公司將持續關注貨幣政策和匯率變動情況,采取積極的措施防范可能存在的風險。
新澳股份則稱,關注外匯市場變動情況,加強經營管理,根據經營需要合理使用遠期結售匯等金融工具,降低匯率波動風險。
此外,寶鋼股份表示,近期人民幣走弱的趨勢較為明顯,由于公司進口原燃料采購額遠大于出口收匯額,人民幣貶值將對公司采購成本形成一定壓力。但鑒于貶值幅度仍在公司預計范圍內,部分外匯敞口已通過金融衍生品交易進行提前鎖定,人民幣貶值對公司經營的影響有限,并處于可控范圍內。融資方面,公司外幣融資規模已大幅下降,公司針對這部分匯率風險已制定了相應的管理策略,運用自然對沖、衍生品交易等工具對其進行管理,風險整體受控。
四航司匯兌損失近百億
匯兌損益與匯率變動息息相關,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超2700家A股公司出現匯兌收益,占比近六成。同比來看,近2000家公司由匯兌損失變為匯兌收益。
如:2021年上半年,中國交建、工業富聯匯兌損失分別達5.27億元、4.41億元;今年上半年則實現逆轉,匯兌收益分別達8.00億元、1.28億元。
分行業看,今年上半年A股公司匯兌損失居前5的分別是ST海航、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中國建筑、中國東航。有四家為航空公司,因匯率波動合計損失超97億元。
具體看,Wind數據顯示,ST海航上半年匯兌凈損失為40.50億元,去年同期為匯兌凈收益7.72億元。中國國航上半年匯兌凈損失為22.40億元,去年同期為匯兌凈收益5.63億元。南方航空凈匯兌損失20.52億元,上年同期匯兌凈收益7.93億元。中國東航上半年匯兌損失14.10億元,去年同期匯兌收益8.27億元。
南方航空稱,通過開展套期保值業務,運用衍生工具鎖定利率、匯率以及燃油價格,控制利率波動風險、匯率波動風險以及燃油價格波動風險對集團經營的影響。
相反,海外收入體量較大的基建、設備等行業公司因人民幣貶值帶來收益。上半年A股公司匯兌收益前5名分別是長城汽車、安道麥A、萬科A、中遠海發、中國交建。
如:長城汽車2022年上半年匯兌收益達到26.85億元。同期,該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6億元。這意味著長城汽車上半年將近一半的利潤來自匯率波動。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表示,人民幣貶值將利好勞動密集型產業,如家用電器、電子、汽車、電力設備、美容護理等出口型行業的盈利表現,由于其海外收入占比較高,匯率變化與上述行業的盈利負相關性較強(即人民幣貶值會增厚利潤)。匯率的貶值會對原材料進口型行業造成不利影響,主要是加大了成本端壓力,交通運輸、鋼鐵、煤炭、農林牧漁等行業受到負面影響較大。
人民幣匯率未來咋走?
時隔兩年多,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再度貶破“7”關口。從8月15日大幅走低到如今破“7”,離岸人民幣匯率下跌近4%,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下跌超3.9%。
央行副行長劉國強此前指出,人民幣長期的趨勢應該是明確的,未來世界對人民幣的認可度會不斷增強,這是長期趨勢。但短期內雙向波動是一種常態,不會出現“單邊市”,但匯率的點位是測不準的,不要去賭某個點。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V觀財報”表示,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是常態,外向型企業應做好匯率風險管理。
溫彬分析,人民幣離岸匯率在時隔兩年后再次破“7”,主要是受到美聯儲為抑制高通脹而加速收緊貨幣政策的影響,隨著美元指數不斷走強,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元貨幣大多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貶值,與英鎊、歐元、日元等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相比,人民幣貶值幅度相對較小,而且人民幣匯率指數總體穩定。
“從我國經濟基本面看,預計三季度GDP增速較二季度有明顯回升,通脹水平溫和可控,國際收支狀況良好,特別是經常項目和直接投資等國際收支基礎性項目保持較高順差,為人民幣匯率穩定和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奠定了基礎,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他同時提到,對于外向型企業而言,要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的理念,主動利用衍生工具,做好匯率風險管理,保持正常的生產經營。
中信證券聯席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一方面取決于美元走勢,需要觀察未來美國通脹和加息的節奏;另一方面取決于國內經濟增速。隨著一系列穩增長政策的落地,三季度國內經濟有望出現一定程度的回升,有助于穩定整個人民幣匯率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