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多地異常高溫持續,導致電力負荷激增。
為確保電網系統平穩運行,保障居民用電,四川、江蘇、浙江、安徽等地相繼啟動有序用電模式,提倡節約用電,要求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讓電于民”,其中高載能行業更是被首先要求讓電于民的行業,部分企業已經出現停產或面臨停產的情況。
受訪專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次限電更多是因為高溫少雨的天氣,高載能企業需要讓電于民,從而達到供電平衡。而且目前限電范圍較小,時間短,多個行業處于生產淡季,因此影響有限。但也說明,在極端天氣下,可再生能源占比較高的電力網絡在保障生產和消費雙側的穩定性還有待提升,對新能源產業鏈供應和關鍵金屬供應等潛在風險也要保持長期關注。
重點壓限“兩高”用電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浙江、上海、江蘇、山東、遼寧等十余個地區先后發布了有序用電的相關通知,且多地明確優先保障民生用電,重點壓限高能耗、高污染行業用電。
比如,此次情況最緊張的四川省,已啟動三級保供電調控措施,全力保障民生用電。在《四川省2022年迎峰度夏部分高載能行業停產讓電于民實施方案》中,明確從8月14日至20日對部分高載能企業實施停產讓電于民的調控,讓出用電負荷約700萬千瓦,全力緩解供電壓力。此后,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又發布通知,將對全省工業限電停產的期限延長至8月25日24時。
去年出現大范圍拉閘限電的遼寧省,也在今年的《有序用電方案》中提出,當全省范圍內出現長時間、大負荷有序用電時,省內部分企業以輪替停產或有序輪替限制部分生產負荷。目前,各地將首先限制本地區“兩高”用戶用電,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還可在綜合研判出負荷缺口趨勢基礎上,對個別高耗能行業整體實施有序用電。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次限電更多是因為高溫少雨的天氣,去年拉閘限電主要是因為強勁的經濟恢復動能帶來用電量的提升,疊加煤價上漲,火電公司存在虧損,兩者有著本質區別。要想解決居民用電的緊張,要限制用電量大的高載能企業,調配一些電量用于居民用電,從而達到供電平衡。
“目前,我國工業用電占比在六七成左右,而四大高載能行業又是工業中的主要耗電門類。此輪錯峰用電、限電范圍較小,也不會讓企業停產很久,造不成太大的影響。但在一段時間內,水電大省和沿海省份仍有可能采取需求側響應和高載能企業輪崗檢修的方式來保障高峰時段用電?!绷植畯娬f。
事實上,早在7月份,整體工業以及高載能行業的用電量就已經出現下滑。中電聯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工業用電量503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1%,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60.5%。其中,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量合計195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6%。
具體來看,7月份,化工行業用電量4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3%;建材行業用電量36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4%;黑色金屬冶煉行業用電量48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2.5%;有色金屬冶煉行業用電量6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7%。
光大銀行金融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除了多地引導高載能行業在極端高溫天氣下有序用電,7月份高載能行業景氣總體走低也是造成7月工業用電量出現下滑的原因。從7月份制造業PMI中的行業指數來看,紡織、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行業PMI繼續位于收縮區間,明顯低于制造業總體水平。據目前的情況看,預計8月份高載能行業的用電量仍將保持相對低位。
大宗商品及關鍵材料表現不一
限電限產給大宗商品及關鍵材料的短期供需關系造成一定影響。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表示,回顧歷史上近三次限電限產,在限電限產矛盾較為突出時段,化工和有色金屬板塊往往會出現明顯的上漲,但在限電緩解后,該板塊又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其中,四川是磷化工、能源化工等產業鏈的產能集中地,鈦白粉、肥料等化工品的產量在全國占比較大。從產能占比來看,鈦白粉,草甘膦等磷化工產業鏈受影響可能較大。
最近,鈦白粉漲勢再起。8月16日,四川攀枝花市鈦??萍加邢挢熑喂景l布調價函稱,鑒于當前鈦白粉生產成本過高,結合目前國際鈦白粉市場行情,決定對金紅石型鈦白粉國內客戶上調500元/噸,國際客戶上調80美金/噸;對銳鈦型鈦白粉國內客戶上調500元/噸,國際客戶上調80美金/噸。供給偏緊情況下,價格受到支撐。若限電時間超預期延長,則可能影響范圍會大大增加。
此外,四川云集了大量鋰鹽、電池材料和動力電池產能,碳酸鋰近日已開始小幅上漲,8月19日報價47.9萬元/噸,較8月15日上漲3000元/噸。
據SMM(上海有色網)統計,本輪限電預計會導致行業8月碳酸鋰減產1120噸,氫氧化鋰1690噸,三元材料500噸,磷酸鐵鋰5200萬元/噸,石墨化材料產量300噸左右,占行業比重分別為3%、8%、1%和5%。當前鋰鹽供需緊張格局將進一步加劇,并且需求端逐漸進入旺季,多種因素助推鋰鹽價格進一步上漲。
而在鋼鐵、水泥等傳統高載能行業上,減產的影響則相對較弱。重慶某建材企業銷售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受到房地產持續低迷的影響,今年上半年鋼鐵、水泥等建材生產存在明顯的供需錯位,庫存高企。部分企業已經因為大幅虧損而主動減產停產,而夏季又是傳統淡季,由于高溫,下游工地施工進展也相對緩慢,有序用電目前造成的影響可能并不大,反而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供需矛盾,因此部分局地建材出現回漲。接下來要看限電要求能否在9月前結束,以免耽誤“金九銀十”的旺季供應。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被視為耗電大戶的電解鋁行業,此次受到限電關聯度也較為有限。雖然目前四川省內電解鋁企業已開始降負荷生產,但四川地區的電解鋁產能在全國占比相對較小。
SMM數據顯示,中國電解鋁建成產能約4448萬噸,7月份的運行產能約4140萬噸,產能開工率93%左右。山東、內蒙古、新疆、云南和甘肅等地的建成產能位居前五,總計占全國產能的65%。而四川總計建成產能約為120萬噸,占全國總產能的2.7%左右。
有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為了保證供能穩定、降本增效,絕大部分的電解鋁廠都設有自建電廠,依靠網電生產的產能并不多,而且近幾年的電解鋁產業轉移趨勢較為明顯,正在逐漸向內蒙古、云南、甘肅等能源富集、供能穩定的地區遷徙。因此,本輪限電對電解鋁行業的整體影響有限。
工業電氣化需優化供能結構
近日印發的《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已將“推動工業用能電氣化”作為節能降碳的重要任務。隨著工業終端用能電氣化的比例不斷提升,如何保證電力系統供能穩定也顯得越發重要。
比如,本次限電對獨立電弧爐鋼廠的影響較為明顯,停產、減產鋼廠明顯增加。除四川短流程鋼廠集中停產、減產外,安徽、重慶、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據Mysteel調研,截至8月18日,全國85家獨立電弧爐鋼廠,平均開工率55.53%,周環比下降1.81%,月環比增加10.46%;產能利用率為40.08%,周環比減少4.73%,月環比增加6.69%。
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袁家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未來電力生產結構將更多靠新能源,工業企業的生產節奏可能也要在一定程度上隨季節而動。季節性靈活工業負荷,可能是未來新型電力系統靈活性的重要來源。而且要充分考慮到新能源多發滿發時,發電成本與儲能成本的關系平衡。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提速和深入,高峰電價的調節作用也會更加明顯。
“四川現在面臨的電力挑戰,未來其他省份也可能遇到?!痹液UJ為,此次極端天氣下的四川電力緊張,也是對未來新型電力系統的一個預警,目前我國正在構建的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在生產和消費雙側的穩定性都還有待提升。在電源側,風電和光伏隨機波動性大,水電調節能力不足,受來水影響大。在消費側,未來電力負荷越來越向三產和居民用電轉移,隨機性也變強。如果極端天氣頻繁發生,保證電力系統雙側平衡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類似今年的區域性、季節性供電緊張可能會隨天氣狀況再次發生?!标惞治?,一方面,目前新能源裝機和穩定性還難以滿足持續增加的電力負荷。另一方面,例如云南、四川等水電發電占比較高的省份,一旦遇上高溫干旱天氣,水電供給大幅下降,居民用電負荷激增,很容易產生電力供需錯配情況。
袁家海表示,為了構建電力系統安全,短期亟需一系列制度“組合拳”,包括建立健全煤電總量管理機制、多能源市場銜接機制、省間互濟機制、電價激勵機制、容量市場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機制等制度。長期來看,必須要真正實現“源網荷儲”一體化,對新能源產業鏈供應和關鍵金屬供應等潛在風險也要保持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