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硅料再掀一波漲價狂潮,價格從2021年初8.76萬元/噸一路飆漲至目前30萬元/噸,漲幅超242%,至今仍未按下“暫停鍵”,成為光伏產業鏈上最大的卡脖環節。與之呼應的是,在市場供應緊張帶來的巨大利潤驅動下,曾經的硅料企業如雨后春筍般,以更加激進的擴張熱情重返硅料賽道。
“殺回”硅料
首當其沖的便是光伏老兵南玻A,此次攜更猛烈的擴產規劃,再度“殺回”多晶硅賽道。6月中下旬,南玻A發布公告稱擬募資不超過28億元投建5萬噸高純晶硅等項目,建設周期20個月。對于南玻A這支老牌光伏玻璃企業來說,多晶硅一直是企業欲打造光伏全產業鏈中的核心一環。早在2005年多晶硅價格開始大漲,南玻A已開始籌建高純晶硅產線,2年后1500噸多晶硅項目開工建設,正式拉開了企業多晶硅產業序幕。2015年南玻持續加碼,再投9億元擴產3000噸超純電子級多晶硅和2000噸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然而,在貿易戰和531之后,光伏產業整體滑鐵盧,硅料價格跌破80元/公斤,一大批硅料企業停產,南玻也在其中,之后關于硅料的消息寥寥。
直到2022年一季度南玻A宣布復產,并再次追加2億元投資建成1萬噸高純晶硅產能,疊加擬投建的5萬噸產能,這意味著以上產能落地后,南玻A多晶硅產能將達到6萬噸。值得關注的是,南玻A此次瞄準N型技術,欲投產的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按照N型電池對高純晶硅的品質需求進行頂層設計。
同樣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進入多晶硅領域的企業,江蘇陽光對于多晶硅項目的投資,可以追溯到2006年,江蘇陽光與中色(寧夏)東方集團、寧夏電力投資集團等成立合資公司寧夏陽光硅業有限公司,計劃在寧夏石嘴山建4000噸/年的多晶硅項目,并于2008年12月首期1500噸多晶硅試產成功。然而,2008年因金融危機國際多晶硅價格斷崖式下跌,寧夏陽光因遲遲沒有投產,錯過了此前多晶的價格高峰。此后,又因歐美針對中國的“雙反”調查,多晶硅再度遇挫連續虧損,2013年寧夏陽光硅業破產,慢慢淡出了行業視線。
同南玻一樣,江蘇陽光也同樣看中多晶硅發展風口,并以更為浩大的聲勢再度進軍,意欲打造光伏全產業鏈。2022年4月,江蘇陽光發布公告稱擬在包頭市九原工業園區建設10萬噸多晶硅、10GW單晶拉棒(包括切片)、10GW電池片及組件項目,同時建設10GW光伏電站項目,總投資(不含電站)約200億元人民幣。此次大手筆投資公告發出之后,江蘇陽光也立即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追問220億元投資的可實現性等。對此,江蘇陽光在回復問詢函的公告中稱,投資光伏新能源項目是看好該行業發展前景,目前尚處于早期意向階段。
合盛硅業在多晶硅的上游原料硅基材料領域沉浸多年,為拓展業務領域,公司宣布向下游拓展業務規劃,投資年產20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合盛硅業此次投資不僅具備規模生產的成本優勢,此前公司曾擁有1500噸產能的多晶硅工廠,具備在人才和技術上的儲備。
多晶硅的“黃金”發展期,不僅讓國內企業趨之若鶩,也讓REC、OCI等一眾老牌海外硅料龍頭看到了發展希望。2020年初,韓國多晶硅龍頭企業OCI宣布關閉韓國兩家不具競爭能力的太陽能級多晶硅工廠,僅保留馬來西亞工廠。2021年中旬,有消息稱OCI正考慮將其在馬來西亞的多晶硅工廠從現在的3萬噸擴產至9.5萬噸。
挪威老牌多晶硅生產商REC,因流動資金問題以及中美貿易戰影響在2019年關閉工廠。而今年年初,韓華為拓展一體化產業布局,投資2億多美元成為REC Silicon的最大股東,重啟REC多晶硅產能已箭在弦上。
新一輪光伏洗牌欲來
老兵重回戰場,或打造一體化產能,或拓展規模成本優勢、或押注下一代技術,顯得信心十足。與此同時,通威、協鑫、大全、新特能源、亞洲硅業五大龍頭企業不斷加速產能擴張,穩固龍頭領先地位,而吉利、寶豐集團、清電能源、亞王能源集團等企業正跨界趕來,多晶硅賽道烈火烹油般熱鬧,對于所有參與者而言,這都將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的競爭,搶先投產的企業將享受市場帶來的紅利。
如果把時間撥回到2006年,當前硅料行業發展與十幾年前擁硅為王時代景象何其相似,各路資本先后涌入硅料環節,企業紛紛投向多晶硅賽道。而最終,多晶硅料將會從供不應求走向過剩,隨著一輪又一輪洗牌,不具成本競爭實力的企業必將慘遭淘汰。
從當前產能增速的情況來看,這輪硅料洗牌即將拉開序幕……
從硅業分會統計數據來看,2022年第一季度多晶硅新增產能15萬噸,第二季度新增6.4萬噸,第三季度39萬噸,第四季度14萬噸。至年底,多晶硅產能將會從年初的52萬噸增加到年底的126萬噸,增幅142.31%。
而2023年硅料市場供應再度加碼,四川永祥12萬噸、大全10萬噸、亞洲硅業三期4萬噸,合盛硅業約10萬噸,寶豐、潤陽和晶諾約15萬噸新增產能將密集釋放。據硅業分會統計,到2023年底多晶硅產能達到225萬噸,產量預計將達到146萬噸,加上進口10萬噸,產量累計達156萬噸,可以生產600GW光伏產品。
根據CPIA預測,2022-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增速為28%、14%、10%、10%,對應光伏新增裝機量為218、248、273、300GW,顯然多晶硅未來供應過剩局面將不可避免,“淘汰賽”即將開啟,在新一輪洗牌大潮下,誰又能在考驗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