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中,“中國制造”如何譜寫新篇章?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目標已明確,各方在行動。中國制造業將在穩鏈、固基、補鏈、賦智四個方面同時發力,確保“中國制造”堅如磐石、穩如泰山。
????穩鏈:加強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給保障
????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首先要保住現有的競爭力不下降。
????實現這個目標并不輕松。去年以來,由于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給制造業帶來了很大的成本壓力。
????以新能源汽車行業為例,動力電池價格占整車成本近一半。然而,從上游鎳、鈷、鋰等資源,到碳酸鋰、氫氧化鋰、六氟磷酸鋰等關鍵原料,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紛紛上揚,讓電池生產企業和主機廠不堪重負。
????“此次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過大,單靠產業鏈的某一環節很難消納全部上漲。”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擔心,如果電池漲價幅度超過新能源整車企業可承受的程度,極有可能出現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下降的局面。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等供給保障,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作為保鏈穩鏈的主體,龍頭企業責無旁貸。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建議,加快國內鋰資源勘探開發,保障供應鏈安全,同時應加強自主創新和科技攻關,提升資源循環高效利用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天齊鋰業董事長蔣衛平表示,四川省鋰礦資源豐富,建議加快川內鋰礦資源開發利用,借鑒海內外優秀礦山的成功開發運營經驗,推動礦山的綠色開發,并力促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及人員就業,將四川的鋰礦資源優勢轉變為產能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制定政策,將新能源動力電池材料納入國家戰略儲備資源管理,設置專項基金,支持和鼓勵國內企業收購國外電池材料資源,以確保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安全。
????固基: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
????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需要加固制造業的根基。
????當前,“中國制造”在核心基礎零部件與基礎制造工藝、基礎電子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關鍵軟件等領域的創新能力還有不足,存在被“卡脖子”的隱患。
????以機床行業為例,全國人大代表、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于旭波說,機床作為工業母機是裝備制造業的核心和基礎,高端數控機床更是制造業升級發展的引擎。我國機床產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功能部件受制于人的問題仍未根本解決。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項目,促進傳統產業升級,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工程。
????關于產業基礎能力再造,代表委員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議。
????在科研創新方面,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認為,要促進國企聚焦主責主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支撐和帶動能力。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要自覺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努力補齊產業技術基礎的瓶頸短板,提升產業基礎能力。
????在模式創新上,全國政協委員、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禮進建議,針對關乎國家戰略、國家安全層面的核心關鍵技術,要做好頂層設計,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合理安排各區域各省份的分工與協同。
????補鏈: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
????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還需要“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支撐,盡快補齊產業鏈的短板。
????工業和信息化部不久前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上的情況進行了梳理。梳理發現,“專精特新”企業為補鏈作出了突出貢獻。制造業經受住了疫情的沖擊,很大程度上歸因于我國中小企業的產業布局之深、之廣。
????“從去年的數據來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發展方向是非常正確的。”在今年全國兩會第二場“部長通道”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肖亞慶這樣說道。
????肖亞慶表示,“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擴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規模和范圍,在已有的基礎上從國家層面要進一步創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的路徑,擴大數量。”
????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認為,應進一步加大“專精特新”的扶持規模,從資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給予支持,定向精準幫扶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做大做強。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呼吁,實施算力網絡“專精特新”培育工程,對于擁有算網大腦等關鍵細分領域專業優勢的行業“配套專家”“單打冠軍”和“科技小巨人”,持續加大扶持力度。
????賦智: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目標是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數字化是必經之路。
????“我國制造業正處于從中低端到中高端的提升過程中,要瞄準數字化、綠色化、高端化方向。”肖亞慶表示。
????多位代表委員表示,身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形勢,以數字化賦能企業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管理,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協同水平,是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選擇。
????全國政協委員、白云電器董事長胡德兆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白云電器下一步將加快推進包括產品、設備、系統及業務鏈的數字化、智能化,打通業務流、數據流、信息流,使之無縫對接、發揮好整體效益,讓數據精準為業務、經營服務。
????“全行業數字化時代,打破系統孤島有賴于各種軟件和系統。”全國人大代表、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質量升級項目生產準備組組長丁明建議,要集中優勢資源,努力攻克軟件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障礙。各軟件企業要優先在工業軟件領域進行研發,充分利用國內應用場景,做強做優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