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鐵老大”正在逐漸放慢擴張腳步。據鐵道部最新數據,我國鐵路基建投資5月份單月完成424億元,同比下降16.9%,成為自2008年以來首次單月同比下降。而今年1~5月鐵路基建投資完成...
“鐵老大”正在逐漸放慢擴張腳步。
據鐵道部最新數據,我國鐵路基建投資5月份單月完成424億元,同比下降16.9%,成為自2008年以來首次單月同比下降。
而今年1~5月鐵路基建投資完成1986億元,同比增長僅為13.4%,與前4個月25.7%的增速相比,幾乎被攔腰斬斷。
鐵老大收緊“錢袋”
無論是5月單月基建投資同比下降,還是1~5月總體投資增速放緩,都直接體現出鐵道部正收緊錢袋。
今年年初,當時還在任的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表示,今年全國鐵路安排基本建設投資7000億元,但隨著劉被免職,這一計劃也隨之擱淺。
上月鐵道部最終確定的固定投資總規模僅為7455億元,其中,基本建設投資規模6000億元。相比年初的目標,分別下降905億元和1000億元。
中金公司報告稱,如果全年完成基建投資6000億元,隱含未來下半年鐵路基建投資將同比下降24.8%。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系教授歐國力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幾年鐵路投資增長主要體現在對高鐵的投入上,目前高鐵已經面臨發展速度過快,建設標準過高的問題,從這個角度看,投資增速放緩并不是壞事。
“鐵路基建結構也需要改變,比如放緩高鐵建設進程,增加資源大省的貨運專線等。”歐國力建議。
據了解,鐵路建設在“十二五”期間的總投資額將達到2.8萬億元人民幣。與“十一五”期間鐵路新線的投產比例相比,“十二五”期間新線路的投產將增長87.5%,總投資將增長41.4%,但如果平均到年,以后4年鐵路建設的平均年度投資額還將會少于今年。
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稱,這是一個積極穩妥的計劃安排,既體現了鐵路建設的連續性,適應了在建項目合理的施工組織和資金需求,也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下游產業“入冬”?
屢創新高的鐵路建設投資數據,正使鐵道部背負巨大的財務壓力,這是鐵路縮減投資的一個重要原因。鐵道部報告顯示,截至3月底其總資產和總負債分別為3.41萬億元和1.98萬億元(去年三季度為1.6萬億元)。
鐵道部運輸局綜合部主任李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去年我們的資產負債率是57%,并不是太高,但是它有向上增長的趨勢,所以需要進行控制?!?br /> 他稱,負債率如果過高,會使經營壓力增大,同時也會增加融資難度。
統計顯示,鐵路基建投資在中國整體投資中直接占比大約為3%,今年以來的鐵路投資縮減對下游領域的間接影響則更為突出。
鐵路行業內多家公司發布的一季度財務報告顯示,經營活動出現負的現金流。中國中鐵(601390,SH)第一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為-21.09億元;中國鐵建(601186,SH)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42.45億元。
此外,中國南車(601766,SH)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70.64億元;中國北車(601299,SH)經營活動現金流為-68.82億元。
中國鐵建在第一季度財務報告中表示,國內鐵路工程招標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九成左右。該公司第一季度新簽鐵路工程合同總額為33億元,而去年同期中鐵建新簽鐵路工程總額達905.309億元。
李軍告訴記者,做基建工程的企業肯定會受到一些影響,但是在裝備采購方面并沒有下降,依然能保持和去年持平的水平。
本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