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是我國經濟第一大省。在疫情影響下,國際經濟形勢仍面臨不確定性,目前,廣東外貿的情況如何呢?港口的運行情況又如何呢?
在深圳,從事智能硬件出口的鄭波告訴記者,自去年疫情發生以后,他們的訂單迎來了逆勢增長。
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是今年廣東外貿仍保持正增長。據海關廣東分署統計,今年1月—7月,廣東外貿進出口4.49萬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20.5%。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全球集裝箱海運價格一路上漲。在深圳從事20余年玩具生產的張祺隆告訴記者,雖然他們提前安排了生產,但目前運價仍在高位運轉。
針對旺盛的國際貨運需求,目前,廣東外貿大省又如何解決運力緊張的局面呢?
在疫情之后,國際客運航班大面積減少,各航空公司開始將客機運貨轉為全貨機運貨。在深圳機場,熱門跨境貨運航線基本處于滿負荷運轉,各大航空公司將“客改貨”已經成為常態。
記者了解到,去年疫情發生以來,深圳還啟動了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項目,支持大灣區沿海的樞紐港和內河支線港一體化運營。企業可在支線港口一次性辦結通關手續,由駁船運送到樞紐港口換裝大船出海,大幅壓縮了通關時間和成本。
業內人士表示,在運力增長的同時,隨著外貿旺季來臨,歐美等國家和地區港口持續擁堵,將減緩空箱調運回我國的速度,短時間內,國際海運市場供需依舊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