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由于上半年前幾個月鋼鐵行業較為景氣,已發布業績預告的19家鋼企半年報預喜,有5家企業業績漲幅超過500%,其中漲幅最高的八一鋼鐵凈利同比上漲1744%,鞍鋼股份漲幅達860%。
上海鋼聯鋼材事業部板帶首席分析師曹劍勇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鋼企盈利大幅上升主要因為,國內消費同比增長7%-9%,國內鋼材出口量同比增加23%,在國內外高消費的基礎上其供需格局會導致緊平衡狀態,使得鋼企呈現利潤大幅增加的情況。從絕對價格方面看,截至7月6日Mysteel(我的鋼鐵網)綜合價格指數為5466.65元/噸,日環比上升0.89%,周環比上升1.04%,年同比上升40.69%。
與此同時,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作為碳排放大戶的鋼企掀起了一場減碳風暴,中國寶武、河鋼集團等多家企業都宣布了減碳路線圖。
鋼企業績普遍預喜
7月7日,八一鋼鐵、安寧股份、撫順特鋼同日發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喜公告,其中,八一鋼鐵的業績增幅最大,預計2021年上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12.76億元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預計增加12.07億元左右,同比增幅1744%左右。
安寧股份上半年預計盈利7.2億元-7.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3.62%-120.59%;撫順特鋼2021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在4.15億元至4.5億元之間,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26.38%至145.47%。
這三家鋼鐵企業的業績情況,普遍反映了當前鋼企的總體業績表現。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19家鋼鐵企業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業績全部預喜,多數凈利漲幅都在100%以上,漲幅超過500%的企業有5家,包括八一鋼鐵、鞍鋼股份、首鋼股份、太鋼不銹、本鋼板材。
這些企業中,上半年凈利潤漲幅最高的是八一鋼鐵,漲幅高達1744%,漲幅第二的是鞍鋼股份,其業績預告顯示,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約860%。
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的景氣程度較高,鋼企業績全面預喜。生意社分析師歐陽益黨告訴《華夏時報》記者,2021年上半年鋼企的業績表現在意料之中,繼全國復工復產之后,對于鋼材的需求也是在不斷復蘇,疊加海外鐵礦供應緊缺導致的礦價上漲,鋼材價格也一路上行,據生意社鋼鐵指數顯示,從1月1日起的1172點,到5月12日到達最高點1554點,較年初漲幅達32.59%,隨后下行,截至7月6日,鋼鐵指數為1361點,較年初上漲16.13%。
6月鋼鐵市場震蕩下行
但近期以來,鋼鐵市場并未延續上半年的強勢表現,隨著淡季效應顯現,以及在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政策因素影響下,6月國內鋼鐵市場震蕩下行。
據蘭格鋼鐵云商平臺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蘭格鋼鐵全國鋼材綜合價格為5432元/噸,較上月末下跌273元,跌幅為4.8%,年同比上漲37.8%。6月份,華北、華東區域鋼廠環保限產增多,安全生產大檢查使得鋼廠高爐燜爐增多,全國鋼企高爐開工率有所下降。從重點企業粗鋼產量來看,與上月同期相比出現回落。
對于近來的行業走勢,歐陽益黨分析,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整體上漲趨勢明顯,但這種增長是來源于前期疫情影響下的需求空缺,在經過前段時間的需求釋放后,鋼材的需求必然會出現放緩,尤其在7月開始進入行業淡季,國內需求釋放乏力,而國外因為疫情有所控制,對外出口或有所增長。因為前期鋼材需求及鐵礦供應緊張使得鐵礦價格上漲迅猛,而在鋼材需求縮減的情況下,鋼材價格受到抑制,但礦價卻下調有限,鋼廠利潤空間受擠壓,在此情況下,鋼廠必然會主動減產檢修,上半年鋼鐵產量、銷量高速增長的情況應該不會出現,會在限產政策和需求影響下開始回歸正常的運行狀態。
在歐陽益黨看來,短期內鋼鐵行業處于行業傳統淡季行情,鋼價或偏弱震蕩運行,而在原料端高位及限產政策影響下,不會出現大幅下行情況,且鋼廠與原料端博弈情況會越發激烈;中長期來看,在全球工業復蘇前提下,鋼鐵行業仍有上行趨勢。
鋼鐵行業刮起減碳風暴
作為碳排放大戶,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下,鋼鐵行業掀起了一陣減碳風暴,發改委在近期記者會上提道,要推動鋼鐵行業低碳綠色發展,認真研究鋼鐵行業碳達峰的實施路徑和可行措施。提升鋼鐵行業發展質量水平。鼓勵鋼鐵企業加快實施綠色化、智能化改造,提高鋼鐵行業發展質量和水平。
多家企業也摩拳擦掌,制定了減碳路線圖。今年1月,全球最大鋼企中國寶武宣布了碳減排目標,2035年力爭減碳30%,2050年力爭實現碳中和。3月,河鋼集團發布低碳綠色發展行動計劃,提出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和路線圖:2022年實現碳達峰,2025年碳排放量較峰值降10%以上,2030年碳排放量較峰值降30%以上,2050年實現碳中和。
對于鋼鐵企業的減碳行動,曹劍勇分析,首先鋼鐵行業和其他工業行業一樣,一定會經歷幾個過程,起步階段、粗放發展階段和逐步成熟階段。目前就國內而言,在由粗放發展階段向成熟階段進行轉移,對于長期而言一定會向行業規范程度高,更加環保,高質量方向發展。從而使得鋼廠由量變轉換成質變,在增加人均鋼鐵消費的情況下,增加單噸鋼品的效益。
曹劍勇表示,碳達峰和碳中和是一場偉大的“綠色革命”,對中國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機遇。對于碳排放,鋼鐵總占比約在18%的水平,鋼鐵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在于,對于原有設備的環保改造如何有效進行,對于當前產品的附加值如何提升,對于未來綠色低碳環保,鋼企如何改進現有的技術,讓產品升級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