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光伏行業2022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名譽理事長王勃華披露了多組數據:在今年上半年,制造端的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在45%以上;光伏發電裝機30.88GW,同比增長137.4%;出口總額約259億元,同比增長約113%。
王勃華指出,當前光伏行業面臨一些挑戰,“首先就是供應鏈的價格問題,應該說是今年上半年整個行業熱點中的熱點,一半以上的話題在議論這件事情。”
“價格問題已經給我們行業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據我們調查,已經有部分企業降低開工率。”王勃華稱,對于價格敏感度比較高的集中式電站,需求也有所被抑制。
媒體注意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最新公布的多晶硅價格顯示,硅料價格已漲至31萬元/噸。
不過,王勃華在會上透露稱,工信部已在牽頭有關部門協調這一問題,“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進展之中。”
除了價格問題外,王勃華還提到在用地、人才、外貿、綠色貿易等領域上也面臨挑戰。
展望行業未來的發展,王勃華認為,光伏行業市場很大,我國的競爭優勢也很明顯,而且現在各國紛紛調高光伏的裝機目標,在這種情況下,預測光伏市場將開啟加速模式。
王勃華稱,2022年,對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的預測提高10GW至205-250GW,對我國光伏新增裝機的預測提高10GW至85-100GW。
另外,在2022年光伏產業鏈供應論壇上,硅業分會專家委副主任呂錦標認為,以2021年末為參照,今年四季度硅料零售交易清淡價格下行,帶動長單定價逐月下調,且明年供應量提升后,不會再出現如今年的反彈情況。
根據統計,今年多晶硅供應量合計90.9萬噸,折算光伏產量350GW,供應足夠需求,且有余量。專家預測,明年下半年長單交易價格松動,硅料價格調整幅度可能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