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證監會等五個部門5月24日召開會議,聯合約談了鐵礦石、鋼材、銅、鋁等行業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重點企業,從大局意識、法律意識、加強監管和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等多個層面要求重點企業和單位,共同維護好行業正常市場秩序。
這是繼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抑制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問題進行專項部署之后,有關部門落實國常會精神而采取的又一重要行動。會議不僅表明監管層加強市場調控的決心,也向市場傳遞了諸多重要信號。
信號一:重點企業要樹立大局意識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一些品種價格連創新高,引起各方面廣泛關注。本輪價格上漲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國際傳導因素,也有許多方面反映存在過度投機炒作行為,擾亂正常產銷循環,對價格上漲產生了推波助瀾作用。
會議要求,有關重點企業要提高站位,樹立大局意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促進上下游行業協調發展,維護行業良好生態。
對此,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葛紅林認為:“對基礎原材料的宏觀調控來講,穩價格十分必要和重要。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合適的、相對穩定的價格,才有利于產業鏈的行穩致遠。”
我的鋼鐵網資訊總監徐向春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鋼鐵是重要的基礎產業,對于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鋼鐵行業要考慮到下游建筑企業、制造業的承受能力,不能一味以供求關系緊張為理由大幅漲價,使得下游行業難以承受,進而對于整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從大局意識來講,鋼鐵行業要明白自己是一個基礎的原材料產業。”
國家能源集團下屬神東煤炭集團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將積極響應相關要求,將煤價穩定在合理的范圍內,同時要增加產量保證供應,起到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
信號二:不得囤積居奇、哄抬價格
會議提出,要強化法律意識,依法合規有序經營,帶頭維護大宗商品市場價格秩序,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捏造散播漲價信息,不得囤積居奇、哄抬價格。
徐向春表示,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在制定價格和銷售產品時,要依據價格法、反壟斷法合法經營,不能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強行制定價格和最低限價。同時企業也不應該進行串通協商,利用市場階段性的供應緊張或者在市場情緒樂觀情況下有意控制貨源,有意提高價格,給市場造成恐慌情緒。
對于有關行業協會,會議要求從有利于行業長遠健康發展的角度,正確履行行業自治組織職能,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指導行業企業加強自律,共同維護好行業正常市場秩序。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5月24日表示,從供給端情況看,鋼鐵去產能、“回頭看”、粗鋼產量壓減以及環保督查等工作的即將展開,后期粗鋼產量難以大幅增長。但從需求端情況看,由于4月份以來鋼材價格上漲速度較快、幅度較大,造船、家電等下游用鋼行業難以承受鋼價持續高位盤整,后期鋼價難以持續大幅上漲。
葛紅林指出,有色金屬供需面并未發生改變,成本也不支撐行業出現大幅度的價格上漲,資本的力量和資金的推動,才是此輪上漲的關鍵。近期政策層面對大宗商品加強了調控,但有些機構仍希望推高獲利,這低估了政策調控的決心和能力。今年以來,協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多次呼吁和指導行業企業維護行業健康發展,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六穩”“六保”的一系列要求。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和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則在上周發布《關于做好迎峰度夏期間保供穩價工作的倡議書》,再度對煤炭生產企業提出保供應、增產量、穩運行、控價格等倡議,呼吁進一步提高資源保障能力,為應對迎峰度夏期間的用煤高峰,超前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信號三:對違法行為“零容忍”
會議明確,下一步,有關監管部門將密切跟蹤監測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加強大宗商品期貨和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對違法行為“零容忍”,持續加大執法檢查力度,排查異常交易和惡意炒作,堅決依法嚴厲查處達成實施壟斷協議、散播虛假信息、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
上海證券報記者最新獲悉,煤炭主產區陜西榆林市市場監管局等15個部門近日聯合召開煤炭市場保供穩價安全生產約談會,約談對象包括神東煤炭集團、延長石油礦業公司、陜煤榆林銷售公司等58家煤炭企業負責人,要求煤炭企業客觀看待市場形勢,主動適應價格運行規律,合理控制煤炭價格,嚴禁一切推動煤價過高上漲的行為。
中大期貨副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景川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大宗商品的非理性上漲加以抑制是為了確保經濟的平穩運行。要加強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適時采取有針對性措施,排查異常交易和惡意炒作以及惡意逼倉行為。同時依法嚴厲查處達成實施壟斷協議、散播虛假信息、哄抬價格特別是囤積居奇等行為。
天風期貨研究所認為,前期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囤積居奇現象屢見不鮮,個別企業利用資金成本較低的優勢進行囤貨,使得社會庫存去化加快。有關部門加強監管之后,“隱性庫存”將無藏匿之處,囤貨引起的這部分需求泡沫將破滅。
華泰期貨認為,不排除調控政策進一步加碼的可能,后續還可能出臺增加供應、加強市場監管等方面的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