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創建生態工業園區,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引導園區企業搞好清潔生產,并在園區內開展企業廢物的交換利用、資源化利用和集中無害化處理,走在了國內經濟開發區的前列。日前,...
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創建生態工業園區,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引導園區企業搞好清潔生產,并在園區內開展企業廢物的交換利用、資源化利用和集中無害化處理,走在了國內經濟開發區的前列。日前,在太原經濟技術開發區,區環保局局長劉效文熱情地接待了記者,并介紹了該區“變廢為寶”、循環利用的經驗。
污泥:高溫煅燒作原料
“說起經濟區固體廢物的利用,富士康的例子很有代表性。”劉效文說,富士康集團公司,是位列世界500強的國際大型跨國公司,在經濟區投資 10億美元建立了“富士康工業園區”,進行高科技“鋁鎂合金產品”的加工生產。此項目在具有高附加值、高利潤、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每年還將產生數千噸的工業污泥:一種是含鎳污泥,屬于危險廢物,產生量為1000噸/年;另一種是含鋁工業污泥,屬于普通廢物,產生量為3000噸/年。
對于這些工業污泥,傳統的處理辦法有兩種:一種是安全填埋,另一種是安全焚燒后填埋。富士康在深圳采用的就是安全填埋的辦法。為此,深圳市政府投資2.2億元建起了一個危險固體廢物處置中心。但是,“這種辦法并未徹底解決工業污泥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存在較大的缺陷”。
面對此種情況,經濟區環保局決定另辟蹊徑。經過多方調研,終于找到富士康工業污泥的最佳處理辦法:對于含鎳的危險工業污泥,將其摻在水泥熟料中,經過1600攝氏度高溫煅燒后,使其晶體發生轉換,不再含有有害成分,從而達到安全利用的目的。富士康剛開始與太原獅頭水泥廠合作,摻在其水泥熟料中煅燒。現在則由湖北大冶一家專業廠商免費回收后,從中提取貴重金屬。對含鋁的工業污泥,由于經過高溫煅燒后變成了二氧化鋁,是生產棕剛玉的原料,太原剛玉集團以300元/噸全部回收。據介紹,通過循環利用,每年“吃掉”富士康工業污泥4000噸,每年增加3900立方米的潔凈空間,每年節約鋁礬土500 噸,每年可生產棕剛玉420噸,為2萬噸鋼材提供優質的耐火材料。該項成果被華北地區環保協會評為一等獎,并建議在全國推廣,得到了省市政府和環保部門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