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成都市經信局獲悉,日前,成都發布《成都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其中針對智能制造基礎支撐、關鍵技術、系統集成、轉型發展等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并提出到2023年底,成都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將突破500億元。
接下來,成都將啟動四項“行動”,即智能制造裝備升級行動、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培育行動、數字化智能化示范應用行動、智能制造生態體系構建行動,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制造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
《行動計劃》中提到,成都將突破一批智能制造核心和共性技術,研發一批智能制造關鍵裝備,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關鍵裝備及核心部件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其中,特別提到了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傳感控制與檢測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智能成套裝備六個領域。
事實上,成都智能制造業的發展還面臨著技術裝備研發創新難的困擾。例如,在一些關鍵核心零部件上本地配套率還不高,存在“卡脖子”問題。這就需要給予有基礎、有實力的企業、產品和項目以政策、資金的傾斜,鼓勵其加強關鍵技術的突破,推動智能制造裝備升級,逐步實現進口替代。以高檔數控機床為例,成都不僅提出發展成套數控機床,同時還強調,要提升高性能數控機床關鍵零部件和控制系統的本地化配套水平。
記者注意到,《行動計劃》不僅為各細分領域的智能制造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解決方案供應商帶來了新機遇。比如,成都將發布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服務能力清單和典型案例,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加快“走出去”步伐,面向成渝地區、全國乃至國外輸出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并且鼓勵智能制造裝備企業、自動化工程公司、信息技術企業和軟件開發企業向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促進跨界融合發展。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3年,成都將培育10家本地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在滿足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需求的同時,實現服務能力外溢,加快打造全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輸出地。
培育10家標桿智能工廠
巴莫科技已經率先嘗到了智能制造的“甜頭”。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業的融合,建設出了高端鋰離子電池材料智能生產車間,該生產車間能夠滿足國際一流新能源車企供應鏈對高端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產品的需求。
《行動計劃》提出數字化智能化示范應用行動,則明確行業示范應用發展的路線圖。未來三年,成都將圍繞五大重點產業領域推廣智能制造,并且推動傳統行業和中小企業智能化改造,引導企業緊扣關鍵工序、關鍵崗位、供應鏈管理等環節,積極應用智能制造新技術、新模式,建設數字化車間。到2023年,成都將建成300個數字化車間、50家智能工廠,培育10家全國甚至全球領先的標桿智能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