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稅務工作會議上,我國減稅降費成績單正式發布: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我國連續發布實施了7批28項減稅降費措施,稅務部門全力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為399萬戶納稅人辦理延期繳納稅款292億元。過去五年,我國累計減稅降費超過7.6萬億元。
業內指出,2020年減稅降費成效顯著,有力服務“六穩”“六保”大局,支撐我國經濟率先實現正增長。2021年,我國將持續推進減稅降費政策,伴隨制度性減稅降費政策的持續實施、稅收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優化,疊加累積效應越來越明顯,更深層次的減稅紅利可期。
“減稅降費”成為近年來我國財稅政策的核心關鍵詞之一。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超過7.6萬億元,累計辦理出口退稅7.07萬億元,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新辦涉稅市場主體5745萬戶,較“十二五”時期增長83%,為穩住就業和經濟基本盤作出了積極貢獻。
從全國各地情況看,減稅降費政策有效幫助廣大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減輕負擔,留住了青山。“1218萬元出口退(免)稅款及時到賬,再加上2020年上半年階段性減免社保費700萬元,真金白銀有效緩解資金壓力,讓我們優化產品結構、擴大內銷市場更有底氣。”萬力輪胎股份有限公司企業財務部部長詹技術說。
鹽津鋪子食品公司財務人員李玲算了一筆賬:2019年鹽津鋪子集團共享受各項稅費減免3691萬元,2020年共享受各項稅費減免4988萬元。“如此之大的稅費優惠政策力度,讓企業資金活力得到充分釋放,智能升級進程加快、信心更足。”李玲說。據介紹,2020年前11月公司各項研發投入已超過3000萬元。盡管2020年年初產品銷售受到一定沖擊,但從4月開始實現正增長,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刷新了最佳年度成績單。
這只是享受到減稅紅利的億萬市場主體的一個縮影。不少企業反映,2020年受到疫情沖擊,減稅降費“及時雨”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真金白銀”助力企業克服疫情影響、逆勢前行以創新轉型開辟新藍海。
“減稅降費作為逆周期調節政策,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在去年疫情大考背景下,減稅降費政策有效應對了經濟下行壓力。”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2020年減稅降費成效顯著,主要體現在應對疫情沖擊的背景下,及時出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新動能成長以及服務中小企業的有關稅費減免政策,減輕了企業的資金壓力,保住了就業,有利于社會穩定及經濟恢復。
李旭紅指出,大力推進非接觸式辦稅、個人所得稅手機APP自動匯算、專用發票電子化改革等多項便民措施,解決了疫情期間納稅人的燃眉之急,提高了辦稅效能。運用現代化的稅收治理理念和大數據分析,服務于宏觀經濟決策及地方經濟建設,充分檢驗了我國在“十三五”期間現代征管改革的成效,為“十四五”時期在稅收治理能力提升的基礎上實現稅收治理體系現代化奠定重要基礎。
展望2021年,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減稅降費政策將如何推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完善減稅降費政策。全國財政工作會議指出,持續推進減稅降費,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全國稅務工作會議指出,2021年,進一步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促進完善現代稅收制度,助力高質量發展。繼續抓實抓細延續實施和新出臺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持續優化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的機制和做法。
助力減稅紅利的進一步深度釋放,全國稅務工作會上還傳遞出推進稅收信息化建設、優化稅收服務的信號。會議指出,建成并上線全國統一的電子發票服務平臺,逐步穩妥擴大改革試點范圍。繼續落實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五年方案,連續第8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深化辦稅繳費便利化改革,推進稅費服務智能化升級,創新稅費服務個性化措施,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指出,今年的減稅降費應該和稅制的完善結合起來,通過稅制改革來完善減稅降費,推進結構性減稅降費。
李旭紅表示,今年減稅降費更著力于提質增效,政策的持續將對經濟的恢復及市場主體的解困發揮積極作用。在她看來,目前疫情的影響并未完全過去,中小微企業、電影行業等壓力仍然很大。因此,應該保障政策的延續性,給予經濟恢復的周期。此外,應綜合考慮財政更可持續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推進結構性減稅,使直接稅、間接稅相對均衡,同時,統籌稅與費的綜合稅負。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去年我國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對宏觀經濟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尤其是拉動消費、投資、穩定就業方面政策效果明顯。今年減稅降費的重點首先是鞏固住前期政策的效果,同時更加強調精準。例如,重點針對小微企業、科技研發企業等,根據行業特點、企業經營需求,在充分總結前期經驗的基礎上,再謀劃研究出臺有針對性的新舉措。
蔣震同時指出,除了稅費之外,還要繼續關注降低企業經營中全口徑的各項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圍繞激發市場活力,讓多項成本下降并行,這樣才能讓企業真正感到“解渴”,更有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