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正在演變成“瘋狂的石頭”。
鐵礦變金礦
大連交易所鐵礦石期貨合約價格已經突破1000元每噸,已達到近八年來的最高點。與此同時,衡量鐵礦現貨價格的普氏62%品位鐵礦石指數在12月11日最高沖至160.7美元/噸,換算成人民幣約1050.6元/噸。
也就是說,不管是期貨還是現貨,鐵礦石都突破了千元的價格。
大家要知道, 一噸鐵礦石,從巴西或澳大利亞開采出來,再運輸到中國,成本是多少呢?也就是30-40美元左右。如果進口鐵礦石價格漲到每噸160美元,也就意味著外國礦山賣一噸鐵礦石給中國企業,最少毛賺約120美元,是它成本的3-4倍。
難怪有人感嘆,鐵礦石已經變成了金礦!
未對監管“買賬”
那么,我們看到,鐵礦石“破千”也擊潰了國內鋼鐵企業的“心理底限”。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近期組織多家大型鋼鐵企業召開座談會,呼吁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和證監會采取有效措施,及時介入調查,對可能存在的違規違法行為,依法予以嚴厲打擊。
同時,大連商品交易所發布風險提示函,提醒各方加強風險管控。
不過,市場并沒對監管措施“買賬”,鐵礦石現貨依然呈現連續性上漲。
中國強勁需求是上漲基礎
因為對于這波行情來說,中國的強勁需求是鐵礦石價格上漲的基礎。今年中國的年化鋼產量將達到10.5億噸。
但問題是,生產這么多鋼鐵的中國,80%以上的鐵礦石來自進口,而中國市場的需求,并沒有帶動國外的礦業巨頭增產。我們看到,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FMG,鐵礦石產量不僅沒有上升,反而下降。
所以,這種供需的不平衡,以及對外過高的依存度,就導致外圍局勢稍有變化,鐵礦石的價格就會受到影響。
大宗商品“暴動”中
另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資本市場的炒作。眾所周知,大宗資源商品不僅具有商品屬性還具有金融屬性。目前國際資本市場對鐵礦石看多情緒濃厚,這也會對鐵礦石價格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除了鐵礦石之外,10月中旬以來,動力煤、焦煤、鋁、銅、鉛、鋅等大宗商品全部進入上升通道。截止12月18日收盤,動力煤主力期貨合約報707.4元/噸,較10月底的573.2元/噸,高出23.4%。
所以說,鐵礦石不是唯一漲勢迅猛的金屬商品,而是整個大宗商品都在“暴動”中!
那么,“暴動”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很多人都在“賭”,“賭”什么呢?賭疫苗上市后,全球經濟進入強勁復蘇周期中。所以,經濟反彈疊加弱美元的金融環境,就形成了大宗商品目前這一波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