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幾十年專注于一件事,真不是大多數人都能做到的。但在南靖縣,就有這么一個人,他專注從事砂輪研發近三十年。三十年來,他帶領公司和團隊積極跟蹤吸收國內外前沿技術,開發、生產各種規格的樹脂切割片、磨片,突破傳統生產工藝,不斷創新,讓一盤小小的砂輪成功“玩轉天下”。他就是一勝多砂輪有限公司產品研發帶頭人兼創始人林志偉。
近日,記者來到縣城郊外一勝多砂輪有限公司時,公司創始人林志偉正和車間主任忙著進行產品的切割和破壞性試驗。
林志偉說:“這個破壞性實驗叫強制實驗,國家標準里,強制實驗就是要達到砂輪正常使用速度的1.73倍,我們的要求更高一點,達到1.8倍。就是為了讓客戶使用起來更安全。”
一盤小砂輪能夠“轉”出國家標準,對于企業來說絕非易事。林志偉說,每研發一款新產品除了在人力資金上需要大量的投入外,還需耗費大量的時間。短則一兩年,如果精度要求較高的話,則需長達三年以上的時間。每一次新產品,都是他們通過千萬次實驗、千萬次的失敗換來的。
車間主任黃金星說:“我們在開發新產品的時候,林總都親自到第一現場測試砂輪的回轉強度和切割刀數,有時候我們大家都下班了,他還在那邊工作。”
“細心專注”同樣也是兒子林佳航給予父親林志偉的標簽,林佳航說,作為一名剛從大學象牙塔走進公司的新人,看著父親如何不斷地挑戰自己,不斷創新產品,他深受啟發。
林佳航說:“周末休息在家,他都不忘記錄下自己新的思路,再把新的想法應用到研發和創新當中,新的產品出來之后,他都會反復的去做不同的實驗,等到發到客戶手中,他也不忘跟蹤調查,去發現產品中的不足進行改進,他這二十年來都是這樣做的。”
林志偉說,這種千萬次的實驗,不僅是對產品質量的檢驗,更是對客戶的一種承諾。
幾十年來,他們堅持不斷創新,不斷突破。林志偉說,創新是企業的命根子,只有不斷創新,產品才能有優勢,才能站穩市場。
林志偉深有感觸地說,正是市場逼著公司積極跟蹤吸收國內外前沿技術,突破傳統生產工藝,不斷創新,讓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生產線逐步代替人工生產線,生產更安全、更鋒利、更耐切、更耐磨的產品。
近三十年來,林志偉的創新團隊只專注超薄切割砂輪這一項產品。從人無我有,到人有我優,他始終在專、精、特、新方向不斷創新。目前,公司已擁有專利8項,研發出來的產品還榮獲中國6.18海峽職工創新成果金獎,被國家科技部納入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無償資助項目。林志偉個人也先后被評為“福建省職工技協工作先進個人”,“漳州市優秀人才”等。如今,這盤小小的砂輪早已成功“玩轉”國內的大江南北。
談起未來的職業規劃,林總很樸實地說,這一輩子沒什么大愿望,只想打磨好“機械行業的牙齒”。
林志偉說:“如果一輩子能把一件東西做好,其實就已經做了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們希望這一生能把自己喜歡的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把我們的品牌,我們的性價比優勢做出來,讓市場、客戶去認可。”
也正是林志偉這種骨子里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不斷地感染著他身邊的每一個人,不斷地引領公司一步步地站穩市場。
林佳航說:“父親一直都是我人生學習的榜樣,他身上有一種精益求精、不斷創新、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我一定會把這種精神和他處事的方法繼承和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