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頁巖氣開采技術的突破,使美國能源自給率大幅提升,改變了北美能源市場版圖。那么,在世界范圍內,由美國開始的頁巖氣革命,究竟會給世界能源格局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本版今天為您呈現來自國際能...
頁巖氣開采技術的突破,使美國能源自給率大幅提升,改變了北美能源市場版圖。那么,在世界范圍內,由美國開始的頁巖氣革命,究竟會給世界能源格局帶來什么樣的影響?本版今天為您呈現來自國際能源署、美國、中東、歐洲、日本和中國的不同看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發布的《中國能源展望》一書中以專門章節從美國“能源獨立”與頁巖氣技術革命視角出發談全球能源格局。
美國重繪“能源獨立”藍圖
頁巖氣革命使北美天然氣供過于求,價格跌到歷史低位,并使美國出口液化天然氣成為可能。水力壓裂技術和水平鉆井技術促進了美國頁巖氣的開發,極大地增加了美國非常規油氣資源儲量和產量,使美國部分采暖、工業發電、交通用油被具有價格優勢的天然氣取代,美國能源自給率迅速回升,緩減了美國實現“能源獨立”的難度。
美國是全球頁巖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儲量約占全球儲量的70%以上。根據美國石油協會公布的數據,算上頁巖天然氣資源,美國達到開采標準的油氣資源居世界首位。美國得以重新描繪“能源獨立”藍圖。當然,要正確理解美國“能源獨立”的概念:一是美國的能源自給潛力巨大,進口依賴程度正逐年下降;二是在石油市場全球化條件下,美國可以從沙特等國進口相對低價的石油,因而沒有必要也不可能真正做到能源100%自給;三是美國能源獨立的核心是確保石油供應安全。
沙特阿拉伯在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中擁有最大的剩余產能,對于全球石油市場的調控能力最大,可以為美國及其他石油凈進口國起到最大的市場平衡作用。而且,沙特阿拉伯等中東國家的石油開采成本相對美國依然有較大優勢。美國的中東能源政策不會迅速變化。
三個地區三種趨勢并存
美國頁巖氣技術革命引發了北美能源格局變化,市場供需面寬松,美國未來將長期享受比亞太、歐洲更低的油氣價格。
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能源需求快速增長,日本放棄核電后增加了對傳統能源需求,亞太地區能源需求將長期保持旺盛勢頭,而由于本地區能源資源相對匱乏,傳統能源供不應求的局面將長期存在。
歐洲地區能源供需形勢介于北美和亞太地區之間。一方面,歐洲整體經濟形勢決定其長期能源需求增長潛力有限;另一方面俄羅斯、挪威等國的能源資源相對豐富,可以大量出口到歐洲其他國家,而且,歐洲較為重視節能和低碳經濟發展,所以整體形勢穩定,供需平衡易于達到。
北美供過于求、亞太供不應求、歐洲供需平衡的長期能源新格局、新趨勢正在開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