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國新辦就制造業復工復產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疫情發生以來,我國汽車的生產和銷售受到了很大影響。目前汽車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如何?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汽車產業鏈條比較長,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性產業。從疫情得到初步遏制以后,工信部就重點關注汽車等國民經濟支柱類產業的復工復產問題。對于汽車行業來講,我們重點抓了這幾方面的工作。
辛國斌指出,一是抓好全產業鏈協同復工“一個面”。每輛汽車都有上萬個零部件,供應鏈企業也上千家,一家企業供應中斷,就可能導致整車企業全線停產。為此,工信部專門成立了工作專班,把15家重點整車企業作為重點聯系對象,建立健全包含交通運輸部、人民銀行等部門以及26個地方工信部門的綜合協調機制。
辛國斌表示,自2月19日起,我們重點聯系的15家企業提出很多具體的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到26個省市1300多家企業。經過協調,截至目前,上述所有供應鏈企業已經全部實現了復工復產。我們重點聯系這15家企業當中,其中有10家是內資企業,有5家是跨國公司企業。
二是打通重要物資和人員返崗運送“兩條線”。三是聚焦企業生產保障、產品審查、資金需求“三個點”。圍繞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復工復產中反映集中的急難問題,我們急事急辦,特事特辦,重點推動解決。
辛國斌強調,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自2月19日到現在,汽車行業企業整體開工率已由60%左右提升到97%,員工復崗率由50%左右提高到82%,總體達產率已經與去年同期水平相當。
但他同時指出,對汽車行業來講,目前仍然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整個消費需求不振的問題,即使目前企業復工復產率比較高了,但是由于市場需求不足,企業庫存增加,有可能在后續的一段時間里,一些企業的達產率還會進一步降低。
為了解決這些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辛國斌表示,工信部積極配合相關部委,研究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政策建議,督促各地區加快出臺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措施,目前已有廣東、山東、吉林、海南和深圳、寧波、杭州、南昌等省地市出臺了一些具體的政策,相信后續會有更多刺激消費的政策出臺。
“另外,我們還會對新能源汽車以及相關政策,近期會協調相關部門作出調整,進一步推動汽車產業協調健康發展。”辛國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