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安航空基地區內企業紛紛加快復工步伐,多家企業產能恢復率達到100%。不少企業在全力投身生產的同時,聚焦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搶抓海外市場的廣闊機遇,危中探機、危中見機,將疫情對生產帶來的挑戰轉化為技術創新的動力,有力帶動企業再升級和再發展。
西安博爾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是西安航空基地轄區內一家專門從事高品質立方碳化硅微粉和晶須及其下游制品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復工多日以來,在依托企業建設的新型研發平臺“四主體一聯合”工程中心——陜西省硅鎂碳微納米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內,第三代半導體基材、超精油石、切削液等高端材料研發項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2月初,在做好安全防疫的前提下,研發組就已全身心投入工作,高校科研人員先期推進項目研發,企業復工后人員馬上跟進,保障了項目的順利有序開展。”公司技術負責人樊子民介紹,這一系列研發項目,是博爾新材料公司與西安科技大學等高校聯合開展的“產學研”合作項目,目前已經進入到攻堅階段。隨著這些高端技術的研發進程不斷加快,將填補我國在精細研拋、半導體、機械電子等領域諸多高端技術產品的空白。
對于眾多專于技術、精于產品的企業而言,疫情的到來,盡管是挑戰與機遇交織參半,但帶來更多是發展的信號。“我們一方面加緊開展超精油石、研磨液等精細磨料磨具領域的技術研發,另一方面持續開發半導體新材料、先進陶瓷材料、負極材料等方面的相關產品,不僅能夠提升我國在高端制造、機械電子、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技術水平,產品市場介入程度也越來越高,下游客戶需求迫切。”樊子民說。
技術創新如同企業發展的心臟。憑借產品的市場稀缺性和質量優良及穩定性,配合高效暢通的營銷渠道,復工伊始,企業就陸續接到了一些國內外重要客戶的訂單。“疫情之中,我們的客戶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還有新客戶的增長。”樊子民對企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現階段國際上嘗試和使用高端材料的趨勢愈發顯現,是我們布局國外市場的大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