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節期間,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國蔓延,交通管制、居家隔離、延長春節假期等防控工作有序開展,但疫情對服務業、交通運輸、工業生產等均產生了顯著沖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磨料磨具行業作為“工業的牙齒”,亦不能幸免,采購、生產、銷售等工作難以全面展開。為此,中國超硬材料網記者采訪業內企業家、學者,就疫情對行業造成的影響進行簡單分析闡述。
復工緩慢 采購中斷
距離原本的春節假期已經過了半個月,但受環境影響,當前磨料磨具行業的生產加工恢復仍十分緩慢。疫情防護導致物流運輸阻斷,原材料無法采購,再加上人員在家管控隔離,現有員工僅能滿足個別生產線的用工需求,復工率不足30%。部分企業在春節假期前已經提前備好材料庫存,尚能滿足目前的生產需求,但如果疫情不能得到有效緩解,情況仍然不容樂觀。小微企業購銷基本暫停,不過從原材料供給方面來看,與磨料行情不同的是,節前大多數制品企業已備有一定的庫存,疫情對制品行情影響不大,產品價格整體報價穩定。
截止發稿日,根據各省市復工情況安排,國內磨料磨具企業已經全面做好復工準備,提交復工申請,等待政府審批。雖然大部分磨企積極做好復工復產準備,但磨料磨具產品牽涉上下游行業,由于大家復工的時間不盡相同,哪怕自己的工廠復工,如果上游原材料供應企業由于物流交通、員工返程等原因停工停產,直接導致下游的制品行業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境地。所以實際的大規模開工日期仍取決于疫情的防控進展,預計原材料企業的停工或將在未來造成短暫的供不足需而漲價的局面,但金剛石微粉等供大于的產品則受影響較小,這期間剛好可以消化一定的庫存,價格波動區間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爆發時點的特殊性影響,磨料磨具行業下游房地產、石材、汽車等處于停業狀態,下游市場剛性需求減弱,工具企業首當其沖,還需謹慎對待。
情緒焦慮 行業洗牌
為防止疫情擴散,春節假期延長,部分省市復工時間進一步推遲,磨企正常的經營計劃被打亂。生產和營業停擺,收入和現金流中斷,但是房租、工資、利息等費用剛性支出,企業蒙受巨大損失。部分企業家焦慮不斷,更擔心因經營中斷導致客戶流失、訂單合同違約、資金周轉困難,部分體量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家族式磨料磨具企業將面臨破產倒閉的困境,行業洗牌來臨,風險還可能沿著供應鏈上下傳導,引發局部性危機。
此次疫情嚴重的湖北、河南、廣東等區域都是我國磨料磨具行業的重要集聚地,鄂州的金剛石鋸片產業、通城的涂附磨具產業、鄭州的人造金剛石制品產業、柘城的金剛石微粉產業、登封的磨料冶煉產業的產量銷售將受到直接影響,使得原本飽受貿易摩擦、環保制約,處于下行壓力的的磨料磨具行業雪上加霜。我國是磨料磨具出口大國,如果被WHO認定為疫區,磨料磨具產品出口將受到較大影響。若疫情繼續升級為國際事件,國外將對我國的商品提高準入門檻或直接禁止進入,外貿出口業務將會持續低迷。
減稅減負 磨企復蘇
針對此次疫情,各地區都出臺了一些有利于企業復工生產的政策,鼓勵各企業在滿足復工的條件上,實現正常生產。同時,對那些因疫情造成企業經營困難的,給予一定的稅收、補貼等優惠措施,助力企業在困難中,實現有序經營。君銳鉆石執行董事秦超告訴記者,“原本按照正常流程要三月份才能批復的高新技術企業補貼,現在發改委、科技局等根據疫情情況,提前撥付了資金。除此之外,還對生產制造型企業提供金融低息貸款,緩解企業現金流壓力,為企業紓困解難。”
另一方面,磨料磨具企業也在積極自救。富耐克負責人表示:“面對疫情,富耐克通過成立防疫工作組、消毒隔離、錯峰上崗、積極與客戶協調延遲交貨期等措施,將疫情導致的損失降到最低。”部分磨企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相關要求,準備防疫物資,逐步全面復工,并按照政策要求,積極向工信、科技、財政、人社等政府部門申請疫情防控期間的相關補貼,磨料磨具行業正在復蘇。
每一個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對社會的回饋是每個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疫情期間,華晶、四方達、富耐克、沃爾德、厚德鉆石、圣泉集團、太岳磨料等企業紛紛捐款捐物,踐行企業責任,為奮戰在“抗疫”一線人員加油打氣。目前,磨料磨具企業的捐贈仍在進行中,他們將同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克時艱,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的出現,或將加速磨料磨具行業轉型升級。疫情過后,隨著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振經濟,磨料磨具行業或將迎來增長局勢。同時,還會促進數字經濟新興產業創新發展,磨料磨具企業可以搭乘政策東風,積極布局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高效便捷的生產方式,加速產業格局的優化調整,將行業做大做強。
多難興邦!愿國泰民安,早日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