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利用率97.8% 4206項目電網投資120億!解讀2019新能源消納形勢
2月9日下午,在索比光伏網主辦的在線研討會上,國網能源研究院新能源與統計研究所所長李瓊慧表示,2019年全國新能源消納形勢繼續好轉,光伏、風電利用率分別提升至97.8%和96.2%,但我們依然要關注消納形勢后續變化,努力提升消納能力。
李瓊慧指出,初步估算,2019年新增光伏裝機3010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新增裝機容量1655萬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容量約1355萬千瓦。至此,全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20426萬千瓦,在電源總裝機容量中的占比超過10%,風電累計裝機也超過21005萬千瓦,在電源總裝機中的比重達到10.4%。
從發電情況看
2019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223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7%,占全國總發電量的3.1%,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285小時,比上年提高55小時。光伏發電利用率達到97.8%、同比提高1.0個百分點,棄光電量42.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 67%,僅西藏、新疆、青海三個省(自治區)利用率未達95%。風電的利用小時數更高,平均利用小時數達2082小時,棄風電量125.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2%,利用率96.2%、同比提高3.3個百分點。
為了完成利用目標,電網公司在750千伏及以下新能源并網及輸送工程方面總投資120億元,滿足4206個新能源發電項目并網的需要。同時,加快特高壓工程建設,擴大新能源消納范圍,2019年建成特高壓工程2項,開工特高壓工程2項。
在談到火電靈活性改造問題時,李瓊慧指出,由于改造投入較高,但沒有配套的支持政策,相關企業缺少足夠動力。“目前火電廠經營狀況普遍較差,靈活性改造僅完成5775萬千瓦,不到目標的一半。”
李瓊慧表示,通過各方努力,現有問題正在不斷得到解決,但隨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新的挑戰又會出現。“2019年消納形勢好,不代表2020年或以后消納沒有問題。要建立網源協調機制,提升電源靈活性,發揮靈活性的市場機制,充分發揮電網協調能力。”
索比光伏網總編曹宇表示,此前光伏裝機規模在電網系統中占比較小,對電網影響不大。但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不斷提升,也要承擔維護電網安全的責任。他強調,部分逆變器廠商已經從適應電網轉變為支撐電網,提升光伏的電網友好性,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只有給電網提供了更具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傾聽電網公司訴求,避免無節制發展,光伏產業才能長期受益。
談及保障性收購政策落實難、以“市場化交易”達到保障小時數的現象,李瓊慧表示,問題的關鍵在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帶來的系統成本。如果按市場化機制,該成本最終將由用戶承擔,但目前終端電價是固定不變的,相關政策尚未形成閉環,預計隨著政策調整或市場放開,這一問題將得到有效緩解。
如何破除新能源輸送省間壁壘?
李瓊慧認為,在新能源未完全采取市場化交易的階段,只能通過政府間協議或電力配額制的方式,落實相關政策。而按照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陶冶的觀點,2021年有望啟動強制綠證交易和配額,屆時這一情況或將好轉。
關于新能源在“十四五”電力規劃中的比重,李瓊慧表示,目前能源主管部門已經在進行相關研究。從過往歷史看,存在對新能源裝機預估不足、超額完成的情況,因此不排除后續只提供新能源裝機總規模、不再細分的可能,但肯定不是越多越好,應該考慮電力系統平衡。
本文數據為嘉賓根據前三季度和1-11月份國家相關部門發布的數據進行推算的結果,如與主管部門最終發布有偏差,以官方數據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