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生態環境部多功能廳里擠滿了人,“長槍短炮”聚焦主席臺。這里正在召開的是生態環境部月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主題是關于土壤環境質量。
土壤環境質量狀況看似與普通民眾有點距離,但實際上它卻直接關系“舌尖上”的安全。此前曾被媒體曝光過的“鎘大米”“毒蔬菜”等都曾牽動公眾的敏感神經。正因為如此,大家越來越關心事關糧食安全的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狀況。
作為第二個被新聞發言人點名提問的記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生態環境部在農用地土壤治理方面開展了哪些工作?如何保障居民糧食安全?
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首次亮相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的土壤生態環境司司長蘇克敬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為了確保農用地環境安全,保障居民糧食安全,生態環境部著重開展了兩方面工作:強化污染源頭防控;推進農用地安全利用。“‘十三五’以來,全國關停涉重金屬行業企業1300余家,實施重金屬減排工程900多個,重金屬等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p>
關停涉重金屬行業企業1300余家
“在現有相關調查基礎上,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為重點,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2018年底前查明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边@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在“深入開展土壤環境質量調查”部分的第一句話。
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司長蘇克敬 每經記者 李彪 攝
蘇克敬表示,近年來,我國先后發布實施了全國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大工礦污染防治。“十三五”以來,在關停涉重金屬行業企業、實施重金屬減排等措施之下,重金屬等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實施后,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組織開展了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排查整治行動,共排查企業13000多個,確定需整治污染源近2000個。截至目前,已有近700個完成整治,切斷了污染物進入農田的鏈條,取得明顯成效。
蘇克敬強調,從日常工作調度和基層調研情況看,耕地周邊的工礦污染源得到有力整治,有效防范了耕地的污染風險。
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通知,督促各地進一步分解落實任務,采取建設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進區、強化污染源管控、推進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等舉措,推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
蘇克敬指出,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主體工作結束后,生態環境部配合農業農村部,督促指導各地依據詳查結果,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系統科學推進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目前來看,到2020年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90%左右的目標預期是可以實現的。
中央財政累計下達土壤治污專項資金280億
根據2014年原環境保護部和原國土資源部發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堪憂,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
2018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規定,國務院統一領導全國土壤污染狀況普查。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農業農村、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林業草原等主管部門,每10年至少組織開展一次全國土壤污染狀況普查。這也意味著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將進入新一周期。
2016年12月,原環保部、財政部、原國土資源部等五部門印發《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總體方案》,并于2017年7月聯合召開動員部署會議,全面啟動詳查工作。本次詳查,包括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兩個方面。
蘇克敬表示,農用地詳查主體工作已經完成,目前進入總結收尾階段。詳查結果表明,我國農用地土壤環境狀況總體穩定,部分區域土壤污染風險突出,超篩選值農用地安全利用和嚴格管控的任務依然較重。
目前,各地正依據本次詳查結果,開展農用地分類管理、推動安全利用。目前企業用地調查工作正在按計劃穩步推進。計劃到2020年底各省區市要完成企業用地調查工作。
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治理模式和資金一直是繞不開的話題。對此蘇克敬表示,首先要澄清一個片面的認識,就是一說土壤污染治理就是要“花大價錢”去治理修復?!安荒苊つ康卮笾卫?、大修復,還是應該堅持風險管控的總體思路,真正需要修復的還是小部分?!?/p>
根據《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央財政設立了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2016年以來累計下達280億元,有力支持了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土壤環境監管能力提升等工作。
蘇克敬說:“下一步我們將配合有關部門推動相關工作,鼓勵民間資本和企業投入土壤修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