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10年我國經濟呈現出強勁的復蘇勢頭,機床工具行業延續了2009年末期的上行趨勢,穩定向好,各項經濟指標已接近或超過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水平。市場回暖,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貿...
2010年我國經濟呈現出強勁的復蘇勢頭,機床工具行業延續了2009年末期的上行趨勢,穩定向好,各項經濟指標已接近或超過金融危機前的2008年水平。市場回暖,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貿易也逐步回升,進出口額均顯著增長。據海關統計,2010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200億美元,達到227.5億美元,同比增長57.5%。其中,出口總額70.3億美元,同比增長48.4%;進口總額157.2億美元,同比增長62.0%。進出口逆差86.8億美元,同比增長75.0%。全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外貿呈現出上半年進口出口雙雙攀升,下半年進口提速出口高企的走勢。 一、機床工具產品出口 2010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出口總額70.3億美元,同比增長48.4%,距歷史最高點2008年71.3億美元的出口額僅一步之遙。自1月起,全行業出口額已呈正增長,由于各產品恢復程度不同,10大類產品是在前4個月內,先后走出上年負增長困境的。到年底,各類產品出口額均以兩位數甚至成倍的速度增長。其中磨料磨具出口額同比增長超過一倍,在10類產品出口排名中首次超過金屬切削機床,上升到第二位。列第一位的仍是切削刀具。切削刀具、磨料磨具全年出口額分別超過2008年同期32.2%和14.7%。 2010年全球機床市場逐步回暖,我國出口呈現恢復性增長。開年伊始,我國機床工具出口額就擺脫了上年負增長的局面,同比增長達到12.6%。上半年出口增長直線上升,下半年基本穩定在高位。當年全行業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速比上年提高82個百分點。(詳見圖1、表1) 2010年機床工具產品各月度出口額呈現先快后穩的上升態勢,12月份月度出口額達到7.2億美元,為2010年最好水平。與往年月度數據相比,僅次于2008年7月的歷史最高值7.5億美元。全行業產品出口額各月度同比增長均為兩位數,上半年呈現快速上升,7月份達最高點67.4%,以后的幾個月增速逐漸減緩,12月份為40.9%。其原因一是上一輪各國聯手出臺的經濟刺激政策效應已經減弱,二是上年四季度的基數相對較高。 1.金屬加工機床出口 2010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出口18.5億美元,同比增長31.3%。其中金屬切削機床出口12.8億美元,同比增長34.5%,比上年同期提高69個百分點;金屬成形機床出口5.7億美元,同比增長24.5%。數控金屬加工機床出口6.4億美元,同比增長54.9%。其中數控金切機床出口5.3億美元,同比增長60.0%;數控成形機床出口1.1億美元,同比增長34.4%。 2010年12月份,我國金屬加工機床月度出口2.1億美元,達到全年最好水平,僅次于2008年7月的歷史最高值,環比增長15.7%,同比增長37.0%。(詳見圖2) 其中數控機床出口0.8億美元,環比增長36.3%,同比增長48.6%。數控機床月度出口占機床月度出口總額比重逐月增加,12月份達到39.3%,為全年最高,比上月提高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3個百分點。 2.金屬加工機床主要出口去向 全球金融危機后,由于亞洲地區、新興經濟體較歐美國家率先走出困境,2010年我國機床出口市場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上半年,我國對印度出口的金屬加工機床首次超過美國,印度一度成為我國機床第一大出口市場。下半年,隨著美國經濟的逐漸好轉,我國對其機床出口額有所回升,年末極微弱優勢保住了出口市場第一的位置。同時,我國對印度、巴西、日本、俄羅斯以及東盟主要國家出口機床排名普遍提升,形勢明顯好轉。如巴西、日本在出口去向排名中分別由上年的第6、7位上升到第3、4位,所占比重也明顯提高。(詳見表2) 遼寧、北京、廣東、江蘇是我國出口數控金屬加工機床的主要地域,四地合計占比為56.9%。除廣東出口平均單價較低外,其他三個地區出口平均單價遠遠高于整體水平。 3.數控機床出口貿易方式和企業性質 2010年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的數控金屬加工機床金額為4.5億美元,同比增長41.4%,占數控機床出口份額略有下降,但仍在70%以上;以進料加工貿易方式出口的數控機床1.3億美元,同比增長翻番,達到135.9%,所占份額提高了7個百分點,超過20%,列第二位。 外商獨資企業出口數控機床大幅提升,同比增長120.2%,占比提升9個百分點,仍列第二位;由于上年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數控機床出口降幅較小,本年度增長速度相對較低,分別為30.1%和18.1%,排名第一、三位。 二、機床工具產品進口 2010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口總額157.2億美元,同比增長62.0%。超過歷史最高的2008年27.8%。除成形機床和量具量儀外,其他8類產品進口額均超過2008年同期水平。 由于投資對不同產品拉動見效速度不同,直到10月為止,10大類產品同比增長才全部由負轉正,但到年末,最低增長速度也在20%以上,其中木工機床、切削刀具進口額增長超過一倍。從全年走勢看,機床工具產品進口增速呈現出逐月上升趨勢,主要是我國經濟快速回升,各種產品需求量增大,帶動了進口的增長。(詳見圖3、表3) 2010年機床工具產品月度進口呈總體上升趨勢,同比大幅增長。自6月份月度進口達到13.5億美元,并超過2008年月度歷史最高值后,下半年不斷刷新紀錄,12月份進口額已超過17億美元。 1.金屬加工機床進口 2010年金屬加工機床進口94.2億美元,同比增長59.8%。其中金屬切削機床進口75.2億美元,同比增長64.9%;金屬成形機床進口19.0億美元,同比增長42.4%。數控金屬加工機床進口77.9億美元,同比增長70.0%。其中數控金切機床進口67.8億美元,同比增長75.0%;數控成形機床進口10.1億美元,同比增長43.0%。 2010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月度進口額同比增速在1、2月份較低,3月份開始增速加快,到下半年增勢迅猛,其中有4個月的同比增長速度超過100%。12月份月度進口額達到11.1億美元,為歷年月度進口最高值。其中數控機床月度進口9.2億美元,環比增長8.0%,月度同比增長90.2%。(詳見圖4) 2.金屬加工機床主要進口來源 由日本、中國臺灣、韓國、美國、新加坡進口的金屬加工機床快速回升。自新加坡進口的數控機床增勢顯著,尤以數控特種加工和立式加工中心表現突出。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機床的進口繼續保持增長。列前十位進口來源地的進口額均超過危機前2008年同期水平。(詳見表4) 江蘇、廣東、上海是我國進口數控金屬加工機床的主要地域,三者合計占數控機床進口額52.7%。但上述地區進口數控機床平均價格均未達到數控機床平均水平,尤其是廣東,進口的數控機床平均單價在列前十位省市中最低。 3.數控機床進口貿易方式和企業性質 2010年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數控金屬加工機床繼續迅速增長,進口額42.0億美元,同比增長70.2%,該貿易方式占比達到 53.9%,列第一位;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外商企業以設備投資方式進口數控機床明顯回升,進口額26.6億美元,同比增長53.7%,設備投資貿易進口占比34.2%。 外商獨資企業進口數控機床迅速回升,進口額34.1億美元,同比增長113.0%,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9個百分點,達到43.8%,是進口數控機床的第一大用戶;國有企業進口額17.9億美元,同比增長25.7%,列第二位;中外合資企業排第三位。但外商獨資企業進口平均單價比國有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均低50%以上。 三、復蘇時期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出口特點 出口特點 1.非主機產品出口快速增長,機床出口比重下降 2010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出口高速增長,但主流產品金屬加工機床出口額增速低于行業整體水平17個百分點。繼2009年切削刀具出口額由于降幅較小,成為10大類產品出口額排名第一后,2010年磨料磨具以出口同比翻番的速度,上升到第二位,昔日的老大金屬切削機床如今以較明顯的差距列在出口第三位。 切削刀具、磨料磨具合計占機床工具產品出口總額44.6%,在這兩類出口產品中,低檔的、資源性的、高能耗的產品仍占有很大比例。而產品附加值相對較高的金屬加工機床出口占比卻越來越小,僅占26.3%。較2009年同期降低了3.4個百分點,比2008年同期也減少了3.2個百分點。但是2010年數控機床出口占金屬加工機床的比重明顯提高,為34.6%,比上年提升5個百分點;同時低值機床占比下降1.7個百分點。金屬加工機床出口結構總體趨好。 2.新興市場和亞洲地區成為我國機床出口重要市場 受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我國對印度、巴西、俄羅斯出口金屬加工機床也出現大幅下滑。進入2010年后,“金磚四國”市場率先大幅回升。我國對印度機床出口額已超過危機前水平,達到1.4億美元,占機床出口總額7.4%,以0.3個百分點的微小差距屈居美國之后,列第二位;對巴西、俄羅斯出口額增長均在80%以上,排名分別由上年的第6、14位上升到第3、8位。“金磚四國”中的其他三個國家全部進入前十位。 東盟地區市場繼續看好,列入我國出口去向前十五位的緬甸、越南、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出口額全部超過2008年水平。特別是對緬甸出口數控機床近兩年快速上升,在2009年市場普遍下滑情況下,對其出口額增長高達6倍多,2010年又增長1倍,且出口平均價格高于數控機床整體水平4倍以上。 在2010年出口去向位列前10名的發達經濟體中,除對日本出口高速增長外,美國、德國增幅都相對較低。我國出口機床快速回升,表明國際市場逐漸呈現復蘇跡象。新興市場和亞洲地區恢復較快是2010年出口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上年基數低也是全年高增速的原因之一。 進口特點 1.機床工具產品和金屬加工機床進口均創歷史新高 受國內市場需求拉動,2010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口增長迅猛,機床工具產品、金屬加工機床、數控金屬加工機床的累計進口額和月度進口額全部創出新高。其中,全行業產品累計進口額突破150億美元,機床超過90億美元,數控機床接近80億美元。 進口大幅增長的主要因素有:國家鼓勵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進口貿易政策,進一步擴大高檔機床工具產品的進口;在全球金融危機中受影響較大的中小企業需求量出現猛增;國產中、高檔機床工具與國外還有較明顯差距,還不能完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人民幣升值使進口產品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上年基數較低。從目前形勢分析,機床工具進口額仍將繼續增長,但增速會明顯放緩。 2.進口機床結構變化,高檔、大重型機床占比減少 2009年,國家加大了對重點項目的投資,進一步拉動了高檔、大重型數控機床的需求量,由于國內高檔數控機床生產能力和制造水平所限,致使該類產品進口量增長迅速。同時,受危機影響,中檔、中小型數控機床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一增一降使得數控機床的平均單價與往年相比出現激增。 2010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全面復蘇,加之國家所采取的投資刺激措施的采購高峰已過,同時各類型企業多層次需求的恢復,使得國內機床市場對各類產品的需求都有大幅增長。進口機床結構與上年相比有了顯著的變化,中檔的、特別是極具價格優勢的數控機床進口量成倍增長,高端、大重型數控機床進口量占比下降。中檔數控產品進口量的加大攤薄了數控機床進口的平均價格,致使2010年進口機床平均單價遠低于2009年,甚至略低于2008年。從數據上看,近兩年數控機床平均單價的一上一下,是特殊時期表現出的特殊情況。但以高檔數控機床裝備我國的裝備制造業,應是我們進口的主要方向,也是進一步提高我國裝備制造業水平的必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