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連續四年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達到了53吉瓦的歷史最高峰,占當年全球裝機總量的一半。去年,在政策出現較大變動的情況下,我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仍突破44吉瓦,創歷史第二高,遠超業界預期。
而今年得益于2019年光伏政策的明晰,國內平價上網項目及競價項目逐步釋放,國內市場可能會在下半年呈現爆發式增長。考慮到光伏項目建設周期短的特點,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認為全年光伏產業規模預計大致在35GW—45GW。也就是說,下半年光伏市場仍將有30GW的需求亟待釋放。
新政策怎么定才能避免行業發展大起大落,達到支持我國光伏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目的,確實是門技術活,這也是為何2019年光伏政策姍姍來遲的最重要原因。現在,我們正處于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過渡的階段,如何在新時期,制定出符合當前歷史發展階段特點、符合中國光伏行業發展實際的新政策,是大家的強烈要求和迫切希望。所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的最新光伏電價政策,把標桿電價就改成了指導價。從該征求意見稿的部分內容來看,是主管機構反復醞釀的結果,體現了穩中求進的思路。
今年的新政策是我國光伏發電發展史上最符合市場化原則的,對我國整個光伏行業發展來說,都非常重要。中國光伏,正在走向成熟、走向獨立、走向強大。
在全球大部分國家,光伏發電已經成為最具有競爭力的能源。由于我國光伏技術不斷突破、產業鏈持續進步,整個光伏裝機的成本較十年前下降了90%以上,因此我國光伏發電領域即將迎來平價上網的歷史性時刻。根據行業內預測,按照目前發展形勢,2021年我國光伏發電就可擺脫補貼,實現全面平價上網。
市場變化一: 受光伏政策基調和市場影響,上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不足12吉瓦,降幅超過50%。不過,海外光伏市場表現亮眼,全球裝機約47GW,超出市場預期。
在日前舉行的“光伏行業2019年上半年發展回顧與下半年形勢展望研討會”上,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表示,上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降幅超50%,下半年市場或將呈現爆發式增長,可能造成產業鏈部分環節供應趨緊,隨著光伏發電成本下降,會激發海外市場走向多元化發展。
受光伏政策基調和市場影響,上半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不足12吉瓦,降幅超過50%,集中式電站新增裝機約為6.8吉瓦,同比下降43.3%;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約4.6吉瓦,同比下降61.7%。同時,競價加速了補貼退坡步伐。
根據國家能源局對《關于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解讀,今年光伏發電建設規模在5000萬千瓦左右,預計年內可建成并網裝機容量4000萬千瓦至4500萬千瓦。
與之相比,上半年海外光伏市場表現亮眼,全球裝機約47吉瓦,超出市場預期。事實上,海外市場自去年已開始重新崛起。2018年,全球新增裝機約為106吉瓦,其中海外市場新增裝機約為61.7吉瓦,同比增長26.2%。
在海外市場驅動下,今年上半年中國光伏制造端繼續保持了良好增長態勢,主要制造企業呈現產銷兩旺局面,基本保持滿產狀態。其中,多晶硅產量15.5萬噸,同比增長8.4%;硅片產量63吉瓦,同比增長26%;電池片產量51吉瓦,同比增長30.8%;組件產量47吉瓦,同比增長11.9%。
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額達106.1億美元,同比增長31.7%。其中,電池片出口額大幅增長,出口量超過2018年全年;組件出口額也大幅增長,出口量約36吉瓦,同比增長近1倍。
在市場表現上,上半年組件出口國家和地區市場多元化發展,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的國家和地區有16個,2018年僅為12個;出口量超過1吉瓦的國家和地區10個,2018年只有4個。同時,歐洲市場明顯復蘇,對荷蘭、西班牙、烏克蘭、葡萄牙、德國、比利時等歐洲主要國家組件出口均明顯增長。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龍頭制造企業下半年國際市場訂單充足,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有選擇地接受國內訂單。
市場變化二:從新發布的政策指標來看,今年全年新增裝機有望超過40吉瓦,這預示著下半年光伏市場或將呈現爆發式增長。同時,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競爭向挖潛應用端轉變。
除了出口表現亮眼外,光伏產業另一個明顯趨勢是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王勃華表示,產業整合正快速推進,競爭力不強的企業加速退出,大企業、國企則加速進入行業。
截至6月底,停產的多晶硅企業已達6家,在產企業數量減少至18家,加之龍頭企業大規模擴產,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硅片、電池領域“強者恒強”格局得以鞏固,中小企業由于產能利用率低、缺乏成本優勢逐漸失去競爭力。在組件端,由于上半年主要市場在海外,骨干企業品牌、技術、營銷等優勢明顯,中小企業或成為其代工廠,或停產重組。
王勃華認為,隨著平價上網、競價項目政策塵埃落定,下半年國內光伏市場有望恢復增長,再加上海外市場持續增長,預計我國光伏產業仍將保持健康發展態勢。與此同時,頭部企業規模和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競爭也將從單一降低制造端成本向挖潛應用端轉變。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副主任陶冶表示,從新發布的政策指標來看,今年全年新增裝機有望超過40吉瓦,平價項目占比預計為20%左右;2020年新增裝機則有望達到45吉瓦至50吉瓦。
與此同時,海外市場仍將維持強勢。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今年全球光伏市場需求預計為123吉瓦至149吉瓦。國際分析機構IHS對全球光伏市場同樣較為樂觀,預期將達到123吉瓦。
面對來勢洶洶的平價上網大潮,降本提質增效是唯一出路。近幾年,光伏發電技術百花齊放、碩果累累,例如黑硅、半片、疊片、拼片、跟蹤支架等技術的研發及應用,都極大地促進了光伏行業的發展。當然,光伏發電在技術進步、產品研發及成果轉化應用等多方面還需要繼續積累,但從光伏發展歷程表明,光伏發電成本下降的速度遠超其他種類能源,前景非常光明。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譯陽提出來了三點建議:
1、希望可再生能源的配額制盡快出臺。對于作為綠色能源的光伏發電,不能單純以電價衡量其對整個環境和整個社會的貢獻。出臺配額制,能夠促進大家更多地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對光伏發電的發展會很有意義。
2、希望光伏行業要提升內功,從質量和技術等多方面增強自身能力。新政策給了戶用光伏特殊政策,戶用光伏涉及到千家萬戶尤其是農村家庭,是很重要的民生工程,作為行業協會,我們會督促開展戶用光伏業務的企業在產品、安裝和后期運維等多方面提升質量。同時,我們還在開展戶用光伏優秀品牌建設工作,也希望戶用光伏企業重視自己的品牌建設。
3、希望中央或者地方政府能給光伏行業更多的政策激勵。平價上網政策的實施和落實,還需要各級政府主管部門更大力度的支持和部門間的相互協同,進一步降低非技術成本。
怎么判斷光伏行業未來的走向?
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說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從發電成本的角度來說,還有一定的進步空間,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還會進一步降低。也許在兩年時間內,光伏發電會成為全球絕大部分地區最便宜的能源。
第二,因為光伏既清潔又便宜,再加上跟儲能技術的配合,它一定會成為社會主流能源。這意味著它不僅僅會占據未來社會電力需求的增量市場,同時也會把存量電力的供給替代掉,這也意味著一定會發展到更大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