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日前發布《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9年春季)》(以下簡稱《報告》)指出,2019年一季度,中國外貿總體平穩,結構繼續優化。全年外貿發展面臨的形勢復雜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但同時也要看到,中國外貿發展仍然具有強有力的支撐,存在諸多有利條件。
一方面,外貿政策環境不斷優化。近年來,中國實施積極的進口促進戰略,主動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2018年,中國多次下調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總體關稅水平由9.8%降至7.5%,平均降幅達23%。2019年中國將加大力度支持先進技術、重要裝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進一步完善汽車平行進口等政策措施,為擴大進口增添動力。中國政府繼續推動穩外貿政策舉措的深入落實,加強相關的政策儲備,包括:優化金融服務,加大出口信保、融資信貸等政策支持力度;持續改善營商環境,進一步完善出口退稅政策,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加大減稅降費力度,削減進、出口環節制度性成本,降低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加大非商業性境外辦展資金支持;加快提升貿易通關便利化水平,等等。
另一方面,國內高質量發展帶動外貿穩中提質。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政府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國內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促進中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2018年,規模以上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8.9%,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7%,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1%。2019年3月,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和消費品制造業PMI分別為52%、51.2%和51.4%,均明顯高于制造業總體。國內產業升級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帶動相關產品和技術進出口,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出口穩步增長,促進外貿結構更加優化。2018年,機電產品進出口規模達1.4萬億美元,占進出口總額的30.7%。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壯大,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外貿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外貿結構調整、動力轉換加快。中國政府扎實推進貿易強國建設,全力推動外貿穩中提質。持續推進國際市場布局、國內趨于布局、經營主體、商品結構、貿易方式“五個優化”,大力推動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國際營銷服務網絡、貿易促進平臺“三項建設”,推動外貿結構優化發展。大力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支持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承接梯度轉移,推進加工貿易保稅維修等新業態發展。持續培育外貿新優勢,不斷挖掘外貿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加大對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扶持力度,扎實推進3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14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正成為外貿穩定增長的新動力。
報告指出,展望2019年全年,外部經濟環境趨緊,國內經濟存在下行壓力。在國內外市場需求回落、經貿摩擦頻發、全球投資低迷、國內生產成本高企的綜合影響下,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環境仍然復雜嚴峻。特別是全球市場需求趨于下降,出口面臨較大壓力。同時也要看到,中國外貿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隨著支持外貿穩規模、提質量、轉動力各項舉措不斷落地,政策效應將會持續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