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通用機械行業在國家宏觀經濟環境穩定增長的大環境下,深化供給側改革,堅持穩中求進,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創新發展,落實高質量發展,加強內部管理,加大技術創新力度,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2018年行業經濟運行穩中有升,主要指標取得較好的成績。預計2019年生產、銷售、利潤將保持8%~9%的增長。
產品產量平穩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通用機械行業規模以上企業5339家,擁有資產總計7836.96億元,同比增長7.3%,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989.73億元,同比增長10.7%,利潤總額553.68億元,同比增長15.1%,出口交貨值1114.62億元,同比增長9.11%。
2018年全年,通用機械行業在國家統計局統計的6種主要產品產量完成穩中有增,其中:閥門、氣體分離及液化設備增速較上年分別提升5.75和2.87個百分點,泵、風機、壓縮機、減速機增速分別比上年下降2.24、5.95、9.14、9.96個百分點。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去年全年機械工業增加值6.3%,較2017年同期回落3.4個百分點。通用機械行業,泵、閥門、壓縮機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同比回落3.7個百分點;風機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其它通用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同比回落2.5個百分點。通用機械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高于機械行業,但總趨勢增速放緩。
2018年完成出口交貨值1114.62億元,同比增長9.11%,較上年回落2.4個百分點。通用機械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989.73億元,同比增長10.7%,較上年提升0.86個百分點;利潤總額553.68億元,同比增長15.1%,較上年提升0.29個百分點。主營業務利潤率6.86%,較上年提高0.31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平穩增長好于預期。
行業發展喜憂參半
2018年行業經濟運行保持了上年平穩增長態勢,增速略高于2017年,行業經濟運行狀況良好,銷售、利潤增速都以10%以上速度增長,利潤增速高于生產增速,行業經濟運行好于預期。
行業發展呈趨穩趨緩態勢。通用機械行業2012年出現調整,至2015年行業經濟運行狀態似險些觸碰至低點,2016年全行業經濟運行態勢得以恢復,并緩慢增長,也為后期發展打下了基礎。2017年、2018年上半年行業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升有發展態勢,2018年下半年行業發展增速趨緩。
行業發展喜憂參半,大部分企業今年生產形勢較好,生產銷售訂貨都穩中有升,但對未來前景還是比較擔憂,這里有兩個原因,市場需求拉動力較弱,沒有強勁的勢頭,比較平緩。企業自身也都在埋頭做好自己的事,專注自身訂單和生產,分不出精力關注大市場的需求變化。部分呈現明顯優勢企業也是對市場信息不足,不輕易加大投資人。小企業還在維持老客戶,尋找新的機遇,開拓新市場還需行業幫助引導。對于劣勢的企業,他們也在尋找退出的時機。
總量指標大幅下降,這種下降對行業的發展是有一定利好的。2018年12月底通用機械主營業務收入7987.73億元,比2017年當年12月底主營業務收入減少1706.91億元,其中:泵減少397億元,風機減少163億元,壓縮機減少205億元,閥門減少489億元,氣體分離及液化減少78億元,其他通用機械減少373億元。主要原因是數據透明公開公正化。
行業繼續轉型升級
中國工業通用機械協會認為,行業需加強內容管理,提高產品質量,追求質量效益型發展,持續推進精益制造,從這兩年的市場供給分析,高端、高品質需求外資企業較內資企業具有明顯優勢,且市場供給的集中度在提高。不追求質量效益性發展那就是窮途末路。
行業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嚴重,惡性競爭延續。當前市場需求不旺,但需求升級,對高品質產品需求量增加,產能過剩惡性競爭就使得內資企業產品不能優質優價,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效益,有些訂單甚至是虧損的狀況,反過來,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后勁。面對這樣的形勢,行業企業首先要理智應對,練好內功,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術有專攻,做細分市場;在行業找準定位,明確自己的制造功能,可以做產業鏈上一個環節或部件,協助優勢企業做強做大,實現共贏。
企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制約矛盾突出,近幾年國家加大環保治理力度,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有些地區甚至劃分區域對地區產業進行重新布局,給生產企業帶來很大的困難并增加了投入,促使一部分企業加快升級步伐,換發了新的生機,也讓一部分企業出局,達到了淘汰產能的目的,取得了雙贏的效果,但一刀切的做法也直接影響了企業生產經營,只能是局部服從大局。綠色制造是基本國策,是生產和生存的大前提。
轉型升級投入不足。一是市場需求減少,投資意愿下降。二是新一輪的投資除設備投資外,還有人才投資、管理投資、軟件投資,是生產經營全體系的投資,是全產業鏈的升級,這些投資比以前的投資有所不同,風險更高,靈活性更大,可控性變小,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變少,有些投資甚至對以前生產經營體系是顛覆性的,需要持續的投資和不斷的完善,可復制性變小,因此企業投資更加謹慎,小企業投資意愿下降。從外資企業投入看,投資資金更大、基礎扎實、投入更高端,我們還有一定差距。轉型的投入不同于以往的技術改造,投入大、技術含量高,是全生產體系升級換代,企業應做好充分思想準備,信息化已滲透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轉型升級就是人才、資金、技術等各種資源的重新整合。(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