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韓國“News 1”網站28日的報道,韓國汽車產業正面臨整體性危機。根據現代起亞28日公布的數字,現代汽車今年第三季度利潤為2889億韓元(約合17.6億元人民幣),同比猛降76%,為2010年以后的最大降幅。起亞汽車今年第三季度利潤為1713億韓元(約合10.4億元人民幣),利潤率僅為0.8%。
報道稱,內需不振和外銷不暢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因。在韓國國內,雖然大家依然青睞國產車,但由于經濟增長乏力,不少需求受到抑制。在國外,美國正準備對韓國產汽車征收25%的關稅,韓國汽車在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中國的銷售同樣亮起紅燈。即使在一些新興經濟體,韓國汽車也面臨由于當地貨幣貶值等原因導致的滯銷。
有擔憂的聲音認為,一旦韓國產整車在國際市場上萎縮,那么相關中小企業也將面臨倒閉風潮。最近韓國零部件企業已經向政府提出3.1萬億韓元(約合189億元人民幣)的緊急援助請求,這是向整車廠提供零部件的800余家一級供應商統計的援助金額。統計數據還顯示,今年一季度韓國89家上市的一級零部件供應商,有接近一半出現營業赤字。有專家表示,上述數據表明,零部件企業的抗壓能力弱于整車廠商,未來零部件企業大規模倒閉或將動搖整個韓國汽車行業。
不僅是汽車行業,韓國家電行業也面臨類似問題。根據韓國《電子新聞》報道,韓國貿易協會不久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韓國各大品牌家電累計出口額為54.3億美元,同比下降21.1%。作為韓國家電第三大出口市場的中國,前三季度進口韓國家電4.07億美元,同比下降25.7%。考慮到去年比前年已經下滑超過30%,韓國家電對華出口實際上處于全面萎縮狀態。中國本土家電企業正逐步掌控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