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介紹了上半年服務進出口情況,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數據顯示,1-6月,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25313.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5%。其中,出口8415.7億元,增長13.6%;進口16897.6億元,增長6.1%;逆差8481.8億元。服務出口保持快于進口的增長態勢,出口增速高于進口增速7.5個百分點。
“服務貿易逆差規模較上年同期收窄26.6億元,是2010年以來的首次半年度逆差收窄。”該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2018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結構持續優化,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穩中向好勢頭繼續鞏固,為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國內經濟穩中有進,推動服務貿易平穩快速發展。上半年,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比重達15.2%,比上年同期提升0.1個百分點。服務進出口增速高于同期貨物進出口增速0.6個百分點,高于同期服務業增加值增速0.9個百分點,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速1.7個百分點。
服務貿易的改善還體現在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上半年,新興服務進出口總額8466.7億元,增長19%,高于整體增速10.5個百分點,拉動新興服務占比提升3個百分點。旅行、運輸和建筑等三大傳統服務占比下降2.5個百分點,旅行占比下降3.1個百分點。
“我國服務貿易競爭能力逐步提升,逐漸從貨物貿易大國向服務貿易大國發展。”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前在服務上是國外補中國的短板,現在是互補,這樣才能充分促進服務貿易發展。
對于服務業結構的優化,白明認為,這一方面與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有密切關系。新興服務業的快速增長體現了我國高端服務業水平的提升。新模式、新業態是補短板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先進制造業的發展,也需要配套的現代服務業。